桐城资讯网

展文都风采
我们一直在努力

胡堡冬《风雅潘江》

之一

读厚厚的十卷本《龙眠风雅全编》,感受桐城文化的发展脉络,其中桐城诗派其及源流,尽在全编之中。

潘江,字蜀藻,一字耐翁,别号木厓。生于明万历四十七年己末(1619年),他的父亲潘金芝乃明崇祯太学生。母亲吴坤元皈依佛教,却是一位工于书画,精通棋艺,懂得音律,著有诗集《松声阁》前后三集、续集,极有文化修养的了不起的女性。

潘江所处的时代,正是明朝走向崩溃的边缘,与清王朝建立之时。崇祯二年(1629年),潘江十一岁时,䃼博士弟子员,清顺治年间,吴坤元看到儿子潘江的潜质,是个读书人的料子,就叫他去参加科举考试,1651年和1654年的乡试两榜均名列前茅,但“诡得复失”。清朝百废待兴,而经历了两次科考之后,潘江为了开阔视野,他选择了游历。1656年至1667年,这十一年间他先后去了梁园、徐州、济宁、毗陵、黄州等地,他和黄州知府何应珏诗歌唱和,往来交集。这种游记交往,正是古时候读书人世代沿袭的仗剑远游的习俗。在康熙己酉年(1669年),潘江游太学,辛亥赴部授职,曾考授州司马。康熙十八年(1679年),举鸿博,而此时因母亲生病便辞去。

一番游历,世间冷暖,让潘江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也给他的人生以历练。他乡文友,官场交往,考试经历,让他深感家乡文化的灿烂。如果从顺治五年(1680年)起,潘江“有志兹选”算起的话,至康熙三十年(1691年)最终将搜罗的诗歌遴选成集,前后经历了四十三年之久,耗去了潘江大半辈子的时光和精力!

之二

大明王朝终于寿终正寝了,明朝的那些知识分子们,是讲风骨的,都想逃避现实,不肯降清。桐城的方以智在南明流徙藏匿,一直都在逃呀逃的,那潘江能列外吗?当然不能,他必须摆出文人的清高和骨气,隐居城北一个被称之“河墅”的地方,在那里读书、写诗、会友,发泄对满人的愤恨。然而,清朝立足未稳,血腥的杀戮并不能消解民族的仇恨,更不能杀掉人们对明朝的眷恋与留连。一个朝代更替了,不只是一些人统治另一些人,而是制度与施政所及,带来的各种影响触碰到那些遗老遗少们。清朝要立足,并不能凭空建立起一个时代,也必须在明朝的废墟上建立新的帝国。这就需要为我所用,利用明朝的某些制度和人才,为大淸效力。清廷几次在县城征集名人和能人出来做事和做官,以维持这部机器的运转。潘江昂起了头,怎么都不想出来当官,总是以各种借口托辞而一推了之。

潘江往来于县城和河墅之间,与桐城的另一诗人钱澄之交谊深厚,钱澄之在金陵期间,与东林党人交往甚密,他的思想,诗歌,乃至文章,在明末淸初文坛和官场上,有着极大的影响。他与方以智是当时桐城在政坛和文坛上的重量级人物,而大明崩溃,钱澄之便流亡乡里,躲在乡下和一些不肯降清的人私密来往,他甚至秘密与福建的抗清义士们打算重振旗鼓,建立起一个反清复明的队伍。他们愤懑,哀叹,诅咒这个没有文化的满人,让人们剃那种奇怪的头阴阳头,脑勺后面留着令人好笑辫子,但是,没有人不剃这种头,不剃可以,但要杀头,所以仅管你不满,抱怨,甚至痛哭流涕,每个人脑袋只有一个,这可不像割韭菜,割了还会长,所以,再怎么不满,头还是剃了。钱澄之有诗云:“桃源夫岂远,人自不避秦”,还是和潘江他们交往自在些罢!

之三

潘江内心的苦闷和绝望,让他总是不想公开露面。但城里一位叫方授的人走入了他的生活圈子。方授是桐城大姓桂林方,方大美的孙子,这个家族可以说是中国最有影响的家族之一。章太炎先生曾说,对中国文化贡献最大的家族,一个是山东曲阜的孔姓,另一个就是桐城的方姓。从一世祖从江南迁居桐城城关,至方授的曾祖方学渐讲学,至方大镇、方大美、方大玄、方孔炤、方维仪、方文、方以智、方中履、方中通……这一连串数不胜数,如繁星般闪耀的名字,与中国明清时期的政治、文化与科技紧密相连,人们不得不为这个家族如此人才辈出而感叹!

潘江与方授都是具有极高的艺术水准的文化批评家和鉴赏家。他们谈论诗歌,品评那个时代的诗歌变化和成就。而且都不愿出来为清朝做事。方授的父亲要方授接受现实,告诉他明朝已经终结,新的朝代就是清朝,应该顺应潮流,去参加科举应试。年轻的方授第一次表现出对父亲的不从,他焚笔弃砚,到浙江四明山削发为僧,结茅而栖,采橡实而食了。潘江为方授的举止惊呆了!他没想到如此文静的方授是这么有个性,这么过激。但方授对桐城诗歌的发展历程与趋势的评判,常令潘江思索再三,特别是他们都想编纂一部桐城的诗歌集的想法,一拍即合。最初,他们想编辑一部《龙眠明诗选》,而且是“仅掇前代,不列今朝”,纲罗放失,猎秘搜遗,编纂已刻但未刊布的诗稿六十余种。这项工作,花去他们好几年的心血,望着那些刻版,他们有种莫名的欣喜,然而,方授的突然出家,一下子打乱了潘江的计划,而不久他又听说方授散尽千金,接济友人,“以母老归省,”转而去了霍山,此后去上海探访南明王朝,这一路的颠沛流离,终致得病不治而去世了。这让潘江为才华横溢的方授大感悲伤,因为,那年他才27岁。

之四

编辑《龙眠明诗选》的工作被迫停滞了,潘江感到好累,是因为方授的去逝令他伤感,此时母亲吴坤元又坚持要潘江参加科举考试,他是孝顺的,母命难违,只好放下手中的诗选,去忙于应试去了。

对于潘江而言,编辑诗选的事情不止是方授知道和参与了,此时还有两个重量级的人物也在积极参与,一个是钱澄之,另一位是姚文燮。钱澄之(1612-1693),在明末清初时,是诗词大家,与顾炎武、吴嘉纪并称江南三大遗民诗人,有诗史之称。而姚文燮(1628-1693),是顺治朝刑部尚书姚文然的儿子,他们都是桐城的鼎食之后。姚文燮不仅是诗人,还是当朝著名的画家,朱彝尊称他:“画手前身李伯时(公麟)。”然而,钱澄之与姚文燮在共事之时,他们对诗集的名字产生歧义,姚文燮认为应该叫《诗传》,梳理前人作品,盛推昔人著作,而钱澄之则认为,应取名《诗存》,严守自己的标准,权衡诗歌质量。如此争论,互不相让,可见桐城的先贤们是多么执拗于自己的观点。

这样的合作,是难以维继的,潘江宏愿难了,只有自己去坚持到底吧!于是,他思前想后,蓦然《诗经》中的启示昭然于心,“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的“风雅”二字涌上心头,何不取于二字,宽徴恕取。康熙十七年(1678年),诗集在方文陈式等人的协助下,终于刊出。

汇聚文都精萃,展现桐城风采,转载请申明!
分享到: 更多

知桐城,识文都!我们一直在努力!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