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科举
进士,原意为贡举人才,始见于《礼记王制》。隋炀帝时置进士科,作为科举的科目之一。唐代科目中以进士科最为重要,及第者称进士,一旦及第,其喜出望外的欢畅心情难以言表。唐贞元
进士,原意为贡举人才,始见于《礼记王制》。隋炀帝时置进士科,作为科举的科目之一。唐代科目中以进士科最为重要,及第者称进士,一旦及第,其喜出望外的欢畅心情难以言表。唐贞元
新时代的桐城文脉赓续不断,依旧人才辈出,总人口75万的小城,先后走出了3000多名博士、20位院士,被誉为“院士之乡”。
纪念方以智诞辰410周年学术研讨会暨首届桐城世家文化论坛举行。
《裁襟励子》讲述了苏蕙华女士出身富家,自幼受到良好教育,知书达礼,德才兼备;嫁与桐城名士江百川,二人琴瑟和谐,相敬如宾,婚后育有三子:兴汉、羽仪、兴皖。
明天顺《安庆郡志》载,旧时桐城有里坊十,凤仪其一焉。《桐城桂林方氏家谱》谓其凤仪坊祖居,在县东门而南,德益祖始迁地也。
辛丑“中秋”余韵未尽,一座仿明代里坊地标性建筑——“凤仪” 坊,经过三个多月擘画构造,今天现身于老城历史文化街区北大街。
荻埠归帆系桐城八景之一,桐城八景是以风物形态传神入胜而得名的自然景观。始见于明朝弘治三年(1490),由当时桐城知县陈勉主修、儒学训导许浩篡修的桐城县首部《桐城县志》。如以原始
袁枚,钱塘人,字子才,号简斋。为诗主性灵,务从其才力所至;古文骈体,亦纵横跌宕,自成一格。姓通侻,颇放情于声色,尤好宾客,四方人士,投诗文无虚日。
孔城《十甲歌》就是这幅风情画卷的浓缩版本,它以民间歌谣的形式纪录了孔城庙会的活动内容和形式特点,为这一濒临绝版的传统表演形式保存了口碑相传、经久不替的格式范本,在吴头楚尾
在南大街中街,有一座门牌号为南门街222的徽式建筑,高墙敞厅,典雅别致,历经百年风雨,仍保存最完好、面积最大的清代商号楼——凤义兴商号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