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资讯网

今古桐城知多少
纵横文都点春秋

千年“文都” 岁月流芳

素有“文都”美誉的桐城历史悠久,自古就是文化之乡和交通要地。作为我省在历史风貌和文物古迹方面保存较为完好的古城之一,这里不仅现存有明清以来当地祭孔的礼制性建筑群——桐城文庙,也孕育过雄踞文坛、闻名天下的“桐城派”,如今拥有丰富文物古迹遗存和丰厚历史文化底蕴的这座小城顺利跻身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列,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古城入景可观可赏

桐城悠久的历史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那时已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周朝置桐国,因适宜种植桐树而得名。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设桐城县,距今有长达1200多年的建城史。

桐城县城(清同治《桐城县志》)

桐城古城依山面水,自明代开始逐渐形成目前格局,至今保存较完好。古城城池轮廓形似龟壳,取“龟永寿”的意向,六座城门象征龟首尾四足,城中水系象征为龟肠,街巷格局如龟甲裂纹,体现了仿生象物的传统营城特色。

“因战乱等原因,圆形的城墙已不复存在,但其仍然奠定了今天的城市格局,我们脚下的环城路就是沿着旧时城墙的轨迹而修建。”桐城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李立新介绍,古城以文庙为中心,城内洙泗沟流经文庙泮池,流入城南水芹菜地,以“薄采其芹”意向体现儒家文化色彩。古城保持了“七拐、八角、九弄、十三巷”的街巷格局,整体格局和传统风貌保存较好。

桐城凤仪坊

站在桐城市4大省级历史文化街区之一的北门街口,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浑穆古雅的石坊——“凤仪坊”。这个仿明代的地标性历史建筑于今年9月份完成原址复建。穿过凤仪坊,就是北门街,这条不长的石板街上分布着左家大屋、姚莹故居、方以智故居、左忠毅公祠等名人故居。北门街28号坐落着明代桐城县衙,如今已成民居的这户小院还依稀可见历史的风貌。

“你看,这里仍然保存有完整的明代官衙弧形木制廊顶,后虽转为民居传世数百年,但廊顶仍完好保存,这是很难得的。”走到屋门口的廊道,李立新颇有兴致地介绍,在北门街还能看到不少古建筑的特有风貌。例如建于明末清初的左家大屋,虽延续粉墙黛瓦的皖南建筑风格,又吸收了北方四合院的设计,颇有融合意味。

据统计,桐城现有登记不可移动文物506处,其中包括桐城文庙、张廷玉墓两处“国保”;已划定历史文化街区4片,确定历史建筑206处。认定非遗50项,其中国家级非遗1项。

方以智故居(桐城寺巷)

文保体现“绣花”功夫

有历史、有名气、有资源,桐城“申名”之路却走得颇为坎坷。

“早在2001年,桐城就启动过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工作,但因种种原因被搁置了。”桐城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徐彬介绍,2009年,原城乡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将桐城列为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评估考察对象。但由于当时桐城市对名城保护的意识不够,保护工作一度放缓了步伐,错失宝贵机遇。而这一“擦肩”,桐城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就“错过”了10年。

桐城东作门

党的十八大以后,桐城市作出了“从留住文化根脉、守住民族之魂的战略高度来关注和推动名城保护工作”的决策。该市先后出台了《桐城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规定》《桐城市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管理办法》等保护制度,组织编制了一批重要文物保护单位周边环境整治提升方案,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利用工作提供了重要支撑。为了深化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该市普查公布、建档挂牌、落实保护措施历史建筑206处,并配齐配强19名专职网格管理员,将名城保护社区网格化管理措施细化落实。

“这些年来,对文物古迹的保护利用工作从未止步。 ”李立新表示,在此过程中对文物遗迹的保护水平也不断提高。如2012年至2015年修复北门街时,一些细节考据不充足,街道地面采用了通铺石板砖的做法。而2018年改造南门街时,通过多方搜集的史料研判,采用了中间青石板两侧鹅卵石的路面铺设方法,力求贴近历史原貌。

用“绣花”功夫保护着一街一巷、一坊一屋、一树一木、一砖一瓦的同时,桐城市名城保护体系日益成熟、管理工作日趋完善。 2015年,安徽省人民政府正式致函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商请给予支持;2019年,安徽省人民政府专文向国务院申报桐城市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今年,国务院正式批复桐城市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桐城文庙

文脉悠悠赓续不断

提到“文都”桐城,不得不提的就是清代最大的散文流派——桐城派。一句“天下文章,其出于桐城乎!”道出了桐城深厚的文学传统。在喧闹的桐城市中心,古朴的文庙庄重而宁静。

历史上,桐城文庙与儒学学宫连在一起,所谓“庙学合一”,也对形成桐城派及桐城崇文重教的风气起到了重要作用。如今,这里作为桐城市博物馆的所在地,仍在传续“经典”。据悉,该博物馆馆藏文物总计2650件(套),其中各个时期桐城文化名人书画作品600余件,书画文物数量位居全省基层博物馆前列。此外,馆内还设有桐城派的专题展厅,集中展示一批桐城派大家的真迹作品。

“桐城派的得名,是由于它的先驱者戴名世、创始者方苞、拓大者刘大櫆、集大成者姚鼐都是桐城人,这些大家留下的文化财富为这座小城烙上了令人惊叹的文化符号。”当地桐城派研究学者方宁胜介绍,桐城派既追求守正,即“有所法而后能”,追求文统、道统之正,又倡导创新,即所谓“有所变而后大”,积极探索古文创作上的艺术规律。以古鉴今,其文化内核即使放至今日,亦有积极意义。

目前我省桐城派研究成果迭出,形成了老中青相结合的人才研究队伍,一大批桐城派研究课题被列入国家、省部级社科规划和出版项目。其中2015年出版的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批准立项的文献整理项目《桐城派名家文集》汇刊,汇集了桐城派不同时期的28位代表作家的诗文集,为桐城派研究提供了一套较系统的资料,也为学术界开展清代文学史、文化史、思想史、教育史、政治史、社会史等研究工作提供了宝贵资料。

 
图片

事实上,尊崇儒家道统的桐城派还未能全貌地展示桐城深厚的儒学底蕴。今天这座小城保存的大量物质与非物质历史文化遗产,无不体现儒家文化蕴含的人文精神:以文庙为中心、内学外商的古城格局;众多世家大族的故居、宗祠、享堂;简朴雅致的传统民居建筑风格;崇文重教的结晶——桐城中学;清真雅正的桐城文风与方兴未艾的桐城派研究;“和谐礼让”的民俗乡风——六尺巷典故;洙泗沟连水芹菜地的文化寓意;民间小吃“朝笏”情结等等,都是儒家传统的处事方法、教化思想、美学追求、生活理念影响下的产物。就连地名也富有文化内涵,如“里仁巷”就出自《论语》的“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文化之于一座城,是底气、是根脉,守护文化之‘魂’,方能留住城市之‘根’。”李立新表示,新时代的桐城文脉赓续不断,依旧人才辈出,总人口75万的小城,先后走出了3000多名博士、20位院士,被誉为“院士之乡”。(洪放  通讯员:江月、潘月琴)


【声明】 本文原载于《安徽日报》2021年12月10日第9版《文化视界》。

汇聚文都精萃,展现桐城风采,转载请申明!
分享到: 更多

热门推荐

知桐城,识文都!我们一直在努力!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