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资讯网

今古桐城知多少
纵横文都点春秋

桐城历史地标性建筑 “凤仪” 石坊华美现身

金风习习,有“凤” 来仪。

辛丑“中秋”余韵未尽,正当全市人民喜迎“国庆” 佳节 之际,一座仿明代里坊地标性建筑——“凤仪” 坊,经过三个多月擘画构造,今天现身于老城历史文化街区北大街。

2021年9月23日上午,天朗气清。夜间从黄山运抵桐城的石坊构件整齐摆放在施工现场,清晨便做好了安装前的准备工作。8时正,长臂吊车吊起第一块基石,安装工作正式开始。

时近正午,冒着35度高温,工人师傅们顾不上午休,一直工作到傍晚,原定两天的工作量,一天就顺利完成。

24日一早,施工人员开始自上而下对石坊进行加固、清缝、校正、撤除脚手架、清场。9时许,“凤仪” 坊露出仪容,金阳映照下的宝坊造形端仪,浑穆古雅,石坊横楣上的“鳳儀” 二字气韵高古。远望,近观,精美的石坊与老街建筑浑然一体,让厚重的古城愈益增辉。

 图片3.png

据史料记载,明代前后桐城城内、郭外有“里坊” 十个。“坊”, 即旧时街坊,相当于今天的街道居委会。“凤仪” 里坊在旧城东,此地为桐城望族“桂林方氏” 家族聚居地,地冠“凤仪”,以昭祥瑞,数百年以来,桂林方氏代有英才,此地堪为人文荟萃之所,族藉地兴,地因族显,“凤仪里”是桂林方氏的发祥地,亦为方氏族源的代名词。

“凤仪” 一地周边旧时故迹繁胜,或曾有石坊树立其里,岁月久远,今无考稽。2021年6月间,桂林方氏族人倡议,在古“凤仪里” 区间捐资建立“凤仪” 石坊,让海内外游客更多地了解桐城厚重的历史人文,增加桐城文化的影响力。此举立即得到中共桐城市委、市政府的肯定,市文化旅游体育局、市文化旅游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等有关部门立即规划筹备,跟踪管理,多方合力,在短短的3个月时间内,完成申报、设计、构造、完善、安装等一系列工作任务。“凤仪” 石坊落成,为桐城市区打造了又一处厚重的人文景观,受到全市人民外籍桐城人士的关注和赞赏。

 图片5.png

据悉,“凤仪” 石坊由桐城桂林方氏后裔方平、方无等19位族中贤达捐资约28万元兴建,聘请桐城博物馆原馆长、著名文物专家张泽国先生设计督工,黄山大学士徽雕有限公司倾力承造。石坊精选江南花岗石雕刻,仿明代规制风格,双柱单门楼式,通高六·二米,宽三·八米。坊额题字“鳳儀”集元代赵孟頫书体,书法风格与石坊形制浑然相谐。

坊左有《坊记》,桐城作家李国春撰文、古文家汪茂荣改正,书法家张泽国书丹,歙县著名篆刻家潘建华刻石。《坊记》碑书法秀润,刻工纯古,堪为一艺术精品。

《坊记》刊刻后,族贤方平先生饱含深情,用英文作了全文翻译,以利更好地向海外人士介绍桐城文化。

捐建凤仪坊记

明天顺《安庆郡志》载,旧时桐城有里坊十,“凤仪”其一焉。《桐城桂林方氏家谱》谓其“凤仪坊祖居,在县东门而南,德益祖始迁地也。”盖方氏自始祖卜居凤仪里,即以孝悌力田起家,奕世崇德右文,子弟折桂登庸者后先相望,腾声海内,而斯地亦蔚为人文渊薮,风教所被,世人咸称美焉。惜陵谷沧桑,故家风物不复见也久矣。

辛丑春,方氏贤达有方平、方无者,倡族人筹建“凤仪”坊,庶几望古遥集,以见先辈流风余韵于万一焉。斯意上达,市政府责成相关文化机构董其事。工程起始于辛丑六月,阅三月而讫工,由黄山大学士徽雕公司承建,邑贤张泽国先生擘画督造。坊取江南花岗石材,双柱单门楼式,仿明规制风格,通高六米二,宽三米八。坊既成,巍然耸峙于城北,浑朴庄重,允为古城大观,殊见盛世之气象也。

捐资者,方氏族裔:平、无、吉龙、友信、龙祥、迎春、新伟、文学、若弱、庆、安、晨、勇、德才、家乐、德生、永中、曌堃、元。特列记如右。

邑后学李国春敬撰;张泽国书丹;歙县潘建华刻石。

《捐建凤仪坊记》英译

方 平

TheNoteOnDonatingandBuildingFengyifang

(FengyiGate)

 
汇聚文都精萃,展现桐城风采,转载请申明!
分享到: 更多

知桐城,识文都!我们一直在努力!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