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冲镇王屋村,因曾有座千年古寺王屋寺而驰名桐城四乡八镇,乃至更远的地方。王屋村位于桐西最高峰五聚岭西侧,境内层峦迭嶂,林木葱茏,烟云回绕,山色清秀。有着美妙传说的军屯河从西向东穿境而过,奔腾不息,以其大起大落的遒劲之笔分段画上了三道飞瀑,银雾腾空,各呈异彩,恰似“银河落九天”。深邃跌宕的河床里,有中生代恐龙活动的记录,恐龙的化石虽让河水冲涮罄尽,但化石床仍清晰可测,床边巧夺天工的龙椅以及水流湍急的龙池令人惊叹,它们不仅给文明历史留下了佐证,也把游人送入神秘空间。与“三道岩瀑布”等自然景观媲美的入文景观更是令人神往,源于北齐的王屋寺庙基仍依稀可辨,僧人墓塔、大小和尚坟以及石亭等一些古寺遗存登山可览,北齐“安禅师与雉鸡女”等许多生动有趣的故事随访可闻。在当前国内兴起的“民俗文化与旅游热”中,150多年的段河古屋,堪称王屋景观的又—朵奇葩。古屋位于军屯河下游段河,三进瓦房平行相列,四周“走马通头”,此建筑格式,充分体现了旧时该地名门望族“关起门来一窝圆”的家族建筑理念,为研究古民居的民俗学者提供了一份珍贵的实物蓝本,也为热爱民俗的游客提供一次传统文化学习与评判的机会。
①一道瀑 汹涌的河水,从窄长的峡沟里喷出,向东拐了一个湾,就如同一匹宽阔的白布倾泻而下。在半空腾起一簇飞花碎玉般的浪花,使瀑布更加宏伟壮观。桀傲不顺的水流打了一个顿,接着又兵分两路,稍微斯文地飘拂而下。整个瀑布显“之”字形,故有游人称之为“之”形瀑。
②二道瀑 左边是笔陡悬岩的峭壁,右边是高高青山的岩脚,一堵巨大的岩石拦峡谷锁住,只是在峭壁处开了一个隙口。上游汹涌澎湃的水流以千军万马之势挤进隙口,瞬间又以雷霆万钧之力疾速喷出。一道耀眼粗大的水柱直挺挺地吼雷般地窜进深潭,宛若一条白色巨龙横空而降。少见的柱形瀑,让观者看不够,叹不尽。
③三道瀑 瀑岩高30余米,宽20余米。水头大时,水流如同黄果树瀑布似地一溜排儿地破空直泻,声震山谷,水雾腾空,山风回荡,凉气袭人。两岸是高峻陡峭的山峰,浓荫覆盖,更加衬托出瀑势之恢弘、瀑景之壮观。瀑岩下河床,地势平坦开阔,野柳多姿,河水变得温顺而平静,为游人提供了极好的观瀑场地。
④古寺遗址 根据史载“安禅师与雉鸡女”的传说、世代传承的歌谣,以及王屋寺现存的墓碑,推算王屋寺至少始于1400年前的北齐。始时寺庙何名无从考证,但到了隋朝却叫“崇福寺”。歌谣《表桐城》曰:“隋朝叫做崇福寺,唐朝世民翻了新,也是太宗定的名(指定‘王屋寺’名)”。“大的神像百余座,和尚足超五百双”。虽无法论证歌谣达到什么样的真实程度,但当时寺庙之兴盛和所具有的规模是无庸置疑的。后来寺庙兴衰更替,无文字记载。时至清宣统三年(1911年),卸任知县郑靖侯(桐城西乡人,光绪进士)利用王屋寺的庙宇创办了“私立三育两等小学堂”。民国十七年(1928年),郑又将此小学拓建为三育初级中学。直至抗日战争胜利后,三育中学才迁至县城。现庙基(校址)己改成一片良田,只有坡上和尚吃水塘、洗碗塘以及寺边的小河如同几面镜子,仍折射出古寺香火之鼎盛、岁月之沧桑的影子。
⑤现存的墓塔 石洽禅师的墓塔位于寺后的北山顶,至今保存完好。塔高近3米,基脚深1米,3级6方,全用麻石块砌成。塔后碑铭:“祟福传临济正宗第三十五世嵩石洽禅师之墓,大清康熙四十一年岁次壬午夏日,吉旦,门人显慧等仝立”。另一座保存完好的墓塔位于南坡,方形塔身,高约4米,建筑用材与北塔相同,只是在前壁开了一道长形洞门,镶了一块石碑。据老年人回忆,20世纪初、中期,石质的和尚塔、坟以及石亭等一些建筑确实留了不少,由于无人重视与看管,自然损失加之人为破坏,所剩也就无几了。如莲花塔,本高2米以上,由于让人掀走了几层石盘,现只剩5层1米多高了,且莲花座挪了位置。
⑥三进老屋 老屋座北朝南,背依巍巍的青山,前托一弯月亮形池塘,可见始建者遵从“山旺人丁水旺财”的良苦用心和所作出的努力。具体建法是,每进12间,3进36间平行对称。中间大门,两旁侧门。大门中进为厅,后进为堂。
厅屋2间屋面积(两侧各扩了半间),柱子穿枋,与堂心联在一起,以供家族祭祀、娱乐及其它重要活动用。6口天井,厅前天井与厅等长。前后进及两边侧屋都设有通道,各家经通道相互串门畅行无阻,谓之“走马通头”。中进脊高4.5米,前后进及后加房子屋脊一律不得超过此高。建筑用材与当地普通瓦房相同,杉木上装,青瓦(小瓦)顶,土坯壁,基脚以石头、麻石条垒砌。由于后人恪守先辈规约,房子只许住、不准卖、不准撤,故老屋除花格门窗在文革中受到破坏外,其余基本保存完好。尤是屋檐口上的瓦当,在当今很难见到的情况下弥足珍贵,需要人去珍爱与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