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资讯网

展文都风采
我们一直在努力

[名家逸事] 方苞正议寿恩师

康熙三十年(1691)的金秋,24岁的方苞,首次随同老师高素侯(裔)来到京师,馆于高氏,高府人敬他如宾朋,高素侯待他如手足。

第二年(1692),高素侯政绩荦荦,官运骤通,由翰林迁任大理寺卿,贺客盈门,车马塞巷,高素侯春风满面,踌躇满志;而他的门生方苞内心深处却潜萌隐忧,惟恐恩师顿居高位,混迹官场,忙忙碌碌,一无所成……

时逢高素侯40岁生辰,高府张灯结彩,煮酒备肴,京城官员、远道故旧,蜂拥而来,庆贺高素侯的寿诞,整个高府一片欢腾。在此喜庆时刻,年轻的方苞,恭谨地向老师献上一份特别的“寿礼”,高素侯接过一看,是一篇《高素侯先生四十寿序》,阅读之后,乐不自胜,喜上眉梢,立即将方苞“寿序”高高地张贴在大堂墙上,宾客纷纷上前观看,高声朗读起来:“……余观北宋丞相富公,节义功烈,与韩魏公相匹,而眉山苏洵上书,谓‘古之君子,爱其人也,则忧其无所成……’余居门下数年,窃惧公循致高位,而碌碌无所成也……”宾客惊骇万状,指责方苞年轻气盛、狂妄高傲,有失敬之嫌。有位官员模样的贺客,以长者的架势,指着方苞鼻梁说:“……‘碌碌无成’,岂能为门生讪笑?”方苞几乎成了众矢之的,却心平气和地请求老师撤下“序”文,而后从容不迫地回答众人责难:“苞别无他意,所忧出乎敬!”高素侯喜形于色,力排众议,表示自己非常看重这篇“寿序”,其价值高于丰币重金。高素侯乐呵呵地说:“古人云:满招损,谦受益。方苞的序文不仅对我,对大家都有益:切莫居功自傲。”喧闹的寿堂,顿时鸦雀无声,宾客们对年轻的方苞肃然起敬,刮目相看。

一场由方苞的“寿序”掀起的轩然大波,经高素侯一说,风平浪静,客人们恍然大悟:门生出于敬意,大胆发出正议;众人因之清醒,深知任重道远。 (童树桐)

汇聚文都精萃,展现桐城风采,转载请申明!
分享到: 更多

知桐城,识文都!我们一直在努力!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