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资讯网

展文都风采
我们一直在努力

桐城地名考释:孔城

    清朝徐璈《桐旧集·孔城》诗云,“人烟开小聚,传说吕蒙城”。新版《桐城县志》曰,“相传三国时,吴将吕蒙曾在此筑土城屯兵布防,北宋时为桐城9镇之一”。这话说得不明不白,就算吕蒙确曾在此筑土城,为何不称“吕城”而称作“孔城”呢?
    桐城东北乡一带多有关于吕蒙、鲁肃的附会之说,我们且不去管它,因为它对于“孔城”之“孔”的解释毫无帮助。相比而言,我们还不如来听听关于孔城得名的民间传说。
    传说一:镇上有位姓孔的问事先生,故名。这个传说既无传奇色彩,也不符合逻辑,更无史料佐证。勿宁说,此地旧为孔村,聚集成市演变为城,与一般的杨庄、项岭、钱桥无异。依桐城方言的说法,这是鬼扯洋干没影子的事。
    传说二:地处易涝地,屡遭水患成空城,故名。按理说,遭水患成空城的可能性的确有,问题是,这个解释存在三个讲不通的地方。(1)孔城得名虽然尚不可考,但最迟在宋代就已定名,至今逾千年,所遭水患何止百次,但始终没有成为空城。灾后重建历来是先民重迁品质的坚强表现;(2)就算某次水灾特别大,将此城毁为空城,那它之前总有个名字吧,叫什么呢?要知道,地名是不会轻易改变的。放眼桐城全境,很多地方的地名与现实都合不上,比如孙家大屋没有一个姓孙的,马家庄没有一个姓马的,但这个地名千百年来都不曾改变。(3)就算此地的确毁为空城而荒废过一阶段,但若干年后恢复了,后人还愿意叫“空城”?
    传说三:由三国吕蒙城演化而来。这个传说最大的诟病是不能解释“孔”字何来。其实,这个传说还真的有点道理,搞不好就是正解。城的本意是城墙,当时吕蒙筑城并不是为了聚民居住,而是为了屯兵布防,一旦兵马拆撤退之后这里自然成为空城,而“空”古同“孔”,便有“孔城”之名。只可惜世代久远,我们无从查证了。
    传说四:桐国古又称空桐、桐子国,空桐的“空”为发语词,无实际意义。桐国的都城很有可能就叫空桐或者空桐城,后世慢慢简化为空城,再演化为孔城。这个传说不扎实的地方在于,桐国古代未必称空桐,桐国的都城更不一定在现在的孔城。
    鉴于以上传说各有臆想成分,均不宜采信。我们要搞清孔城得名之源,还得从孔城所处的位置着手。孔城自古为交通要道,春秋时桐国为楚属附庸小国,孔城为桐国南部门户,直通长江之水运通衢要冲,属重要的军事要地。三国时为东吴属地,因位置重要传说吕蒙曾筑垒于此。宋《元丰九域志》曰,“淮南路舒州桐城九镇,孔城即九镇之一”。南来北往的客商,负重而行的脚夫和行路客,以及北方南下的商人,在此做短暂的停泊,他们的到来带来了多元文化的沉淀,也带来了古镇的繁荣,使这里卖艺的、做生易的、跑单帮的,好不热闹。明代有居民五百多家,明末战乱毁散殆尽,后遗刘元勋归里,人往依之,渐成聚落。
    这个事实说明,“孔城”有可能得名于“孔道”。所谓“孔道”,是指通往某处必经之关口。宋文天祥《海船诗序》:“自狄难以来,从淮入浙者必由海,而通为孔道也。”章炳麟《<社会通诠>商兑》:“至于都会,地当孔道,则五方杂错,民族不纯,祠堂之制,视之蔑如也。”郭小川《长江组歌·双虹颂》:“西边一座桥,东边一座桥,成了沟通南北的交通孔道。”
    “孔城”是孔道无疑,但这是否就是孔城得名的由来?似乎有一个问题难以解释:全国类似的孔道成千上万,为什么只有桐城一地称“孔城”?百度一下“孔城”,出来的几乎全部是桐城的孔城镇,这是不正常的。
    综上所述,孔城得名之由来有三种可能性,由低到高依次为:旧为孔村,聚民而演变为城;吕蒙筑城屯兵,兵马拆撤退后成为空城,“空”通“孔”,便有“孔城” 之名;“孔城”乃孔道,由孔道而生“孔城”。

汇聚文都精萃,展现桐城风采,转载请申明!
分享到: 更多

知桐城,识文都!我们一直在努力!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