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资讯网

展文都风采
我们一直在努力

桐城地名考释:鲁谼山

   从表面上看,鲁谼山得名似乎很清晰,并无疑惑之处。《桐旧集》载,“鲁谼,县东北十五里,吴鲁肃镇地”;《康熙桐城县志》曰,“鲁谼山,县东北十五里,相传鲁肃居此,其上有试剑石古迹”;清方中发《鲁谼》诗云:“鼎足隆中对,东城见略同。识时真俊杰,择主必英雄。水激横江怒,山标破皖功。楼船东下后,失蜀悔何穷。”而且,桐城北乡一带与鲁肃相关的地名还有很多,比如鲁王墩、鲁王河、投子山、寄母山、读书亭等。
    但是,假如你仔细查询鲁肃的生平足迹,特别是将北乡一带的地名横向比较,就会发现,鲁谼得名于鲁肃的可能性低于1%。
    1.鲁谼山、鲁王墩、鲁王河都在今天的鲁谼一带,它们当中“鲁”的含义一致,应当没有任何疑义。那么,你如何解释“鲁王”?鲁肃不过是东吴的一个谋臣,无论是生前还是死后,都绝无可能封王,哪里来的鲁王之称?岳阳鲁肃墓亭内立清光绪所刻石碑,上书“吴鲁公肃墓”。凭此一点就可以断定,鲁王墩、鲁王河与鲁肃毫无关系,因之,鲁谼山与鲁肃也就搭不上。所以,无论什么典籍里说到此点,都要加上“据传”二字。
    2.鲁肃可能曾路过桐城,但并无在桐城苦读、寄母与投子的任何可靠证据,实际上就是没有。所谓鲁肃读书亭不过是谷林寺旁一凉亭,你很难想像,鲁肃偏要建一亭才读书,僧道偏又要在鲁肃读书亭处建寺。更加蹊跷的是,鲁肃为什么每每要携母出征?这符合常理吗?《三国志·吴书·鲁肃传》曰,“瑜之东渡,因与同行,留家曲阿(丹阳)。会祖母亡,还葬东城(定远)”,又曰“会瑜已徙肃母到吴,肃具以状语瑜”。这说明,鲁肃一家老小在建康(南京)安居,只要鲁肃脑子还正常,断无可能携家带口出征,要带也只带上个把小老婆而已。又说,鲁肃携母出征是出于孝顺,则更不可思议。难道孝顺之道就是让老母颠沛流离、客死他乡?至于投子之说,只能当作民间故事了。按常理,鲁肃之子应当也在建康嬉戏,何来投子?而且据正史记载,鲁肃只有一个遗腹子鲁淑(217年-274年),永安年间升为昭武将军、都亭侯。既然是遗腹子,又何来《康熙桐城县志》中所说“鲁肃有子投此为憎”“鲁与曹操战败投其子于此山”?关于寄母山与投子山的来历我们以后再说,这里只是强调一点,母子都与鲁肃扯不上半点关系。
    3.查《康熙桐城县志》发现,桐城以人物作为山名的并不多,只有黄公山、史家尖、邱家尖、左家尖、杨家尖、胡公山、娘娘庙、二姑尖、仙人大座、道姑尖、大姐尖、倪家大尖、项家岭等少数几个。这倒不是最主要的,关键的问题是,这些山名都将人物讲得清楚明白。也就是说,“黄公山”而不是“黄山”,“左家尖”而不是“左尖”。如果鲁谼山的确是因为鲁肃而得名,为什么不叫“鲁肃山”或“鲁公山”?
    排除了与鲁肃的纠缠,我们下一步就需要来考证:鲁谼山的“鲁”到底是什么意思?前面已经说过,鲁谼山附近有鲁王墩、鲁王河,这三个“鲁”的意思是完全一样的。如果望文生义,“鲁”十有八九是来源于“鲁王”。问题是,桐城何来鲁王?自周而汉而明,哪一个鲁王都与桐城没有瓜葛。如果桐城真有一个鲁王,为什么鲁谼山不直接称作“鲁王山”?抱着“鲁王”不放,考证将会走进死胡同。
    实际上,鲁谼山、鲁王墩、鲁王河三者之间,只能是鲁王墩因鲁谼山得名,鲁王河因鲁谼山或鲁王墩得名,而不是反过来。鲁,就是鲁谼山;王,窃以为,这里的意思不是国王,而是指“大”。《广韻》大也,君也,天下所法。《尔雅·释鱼》蟒,王蛇。《注》蟒,蛇最大者,故曰王蛇。《博雅》虎,王蝟也。鲁王墩,表示鲁谼山边上的一个大的高台;鲁王河,表示鲁谼山和鲁王墩边上的一条大河。的确,用“王”表示“大”现在不是很普遍,但北乡是桐城人最早聚居地,很多地名、山名、水名相当古老,比如甑苤山、鲁谼山等。当然,也可能这个高台是个神墩,因“神”而转化为“王”。
    既然鲁谼山的“鲁”不是指鲁肃,也不是指鲁王,那它是不是和其它常见地名一样,指某个先民鲁氏呢?当然有这个可能,但可能性并不大。因为前面已经说过,如果鲁谼山因鲁氏而得名,通常会称作“鲁家山”“鲁家岭”“鲁家谼”或“鲁家尖”。如果偏要表示“谼”之深沟大谷,直接以形状命名即可,这是山名的通例,没必要前面再加一个“鲁”。所以,鲁谼山的“鲁”可能并不是指姓氏,而是鲁钝、朴鲁的意思。《释名》鲁,鲁钝也。国多山水,民性朴鲁也。在这里,“鲁”是修饰“谼”的,表示此深沟大谷山势峻峭、草木稀疏。想想周边之甑苤山、藻青山、桐梓山命名之法,此意极有可能矣。且存疑。

汇聚文都精萃,展现桐城风采,转载请申明!
分享到: 更多

知桐城,识文都!我们一直在努力!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