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资讯网

今古桐城知多少
纵横文都点春秋

陈所巨与小花茶

陈所巨(1947—2005),当代著名作家、诗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一生笔耕不辍,创作发表诗歌、散文、小说千万字,生前出版诗文集17部,2007年由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陈所巨文集》七卷。

“我的家乡安徽省桐城市,至少有两样东西值得夸耀:一是文章,二是茶叶。”这是陈所巨散文《客来茶当酒》中的开篇之语。桐城文章甲天下,“桐城派”统领中国文坛200余年,这是文学史上有定论的,人人皆知。而将桐城茶叶与文章一起夸耀,也绝非作家矫情,乃是事实。

在同一篇文章里,陈所巨还说“我是茶客,嗜茶似痴,且痴到除了家乡茶,其余皆喝不习惯。”陈所巨说起桐城茶的好来,常常要引用一个故事,说的是他1981年在北戴河参加第一届“青春诗会”,与会有位浙江诗人拿出龙井茶来款待大家,陈所巨却不喝,说是自己带有家乡茶,喝不惯别的,人笑他不懂享受,西湖龙井可是天下名茶,你却说喝不惯。陈所巨亦笑,说是我家乡的小花茶可不输龙井。人就以为他是爱乡情切,敝帚自珍了。他说我可不是吹牛说大话,不信你们尝尝我的茶。果然众人品尝之后,都惊讶“桐城小花果然不输西湖龙井。”陈所巨此话与清代《桐城县志》所记如出一辙“茶,凡山园皆有种者,惟小龙山方氏龙泉庵中茶产于云雾石隙中,味醇而色白香清,品不减于龙井。”但陈所巨说此话时并不知道县志中有此记载,他完全是凭自己的切身感受来说的,而且他喝的也不是小龙山茶,是龙眠山茶。可见到了当代,能与龙井媲美的桐城茶已不只龙泉庵一地了,待到他读到县志中这段文字时,已是十几年后,桐城开始大力发展茶叶经济,陈所巨对此寄于很大的热情,多次以诗、文的方式宣传桐城的茶叶,2004年12月初他去杨头村茶场采访,回来写出了文章《杨头初冬》,这是他此生中的最后一次采风活动,一个月后的2005年元月,即查出患了癌症,不久去世。这位“嗜茶似痴”的诗人,就是这样与茶有着不解之缘。

陈所巨是诗人,诗人大都好酒,喜欢说“斗酒诗百篇”。陈所巨也好酒,外地朋友都记得他说的话:“来桐城喝酒啊!”可他却在文章中说“客来茶当酒”,他说“酒乃俗品,茶则清趣无限。”“客来茶当酒”其实是桐城人普遍的待客之道,有客来,吃不吃饭、喝不喝酒暂且不论,首先要做的是:沏上一杯茶来。有茶便有了情趣,有了谈兴,谈着谈着到吃饭时间了,自然就吃饭喝酒了,事情谈完,不到吃饭时间,也就散了,所以喝酒不是既定的,喝茶则是必需的。

陈所巨有好酒量,但却没有酒瘾,平时一人在家也不常喝酒,只在来人待客时才豪饮。可茶就不同了,他自己说“嗜茶似痴”,茶是随时随地需要的,每日最少得泡三道茶:晨起一杯、午后一杯、傍晚一杯,这还是常规的,逢到啥时觉得茶味淡了,随时都可能加泡一杯。他的“嗜茶似痴”还痴在他不仅只喝家乡茶,且家乡茶也只喝鲁谼山最高峰一个叫“岩栳”(音,也可能叫“岩渡”,见陈所巨文章 《野茶》和《岩渡茶情》)的小村庄产的茶。鲁谼山属龙眠山脉,山峰的另一面就是舒城了。每年春天,陈所巨都要在茶农家里定制几十斤茶叶,不仅自己饮用,也寄给各地的文朋诗友。他说“其他方面不敢大方,惟买茶肯花钱。”

陈所巨嗜茶,每次出门收拾行李,第一件事是带上茶杯和茶叶盒,由于喝不惯外地茶,他每次出门总要按照时间算好该带的茶叶,只有一次例外,那是1983年他去新疆石河子参加“绿风诗会”,一路采风,在南京、无锡、杭州、北京等地辗转了两个月,带再多的茶叶也喝完了,到了新疆,吃牛羊肉,没有茶喝更觉油腻,没想到的是,巧遇一桐城老乡,在老乡家喝上了家乡的小花茶。原来那离桐支边几十年的老乡也和他一样,只喝家乡茶,每年都让家乡亲戚寄茶过去。他乡遇着故乡人,二人喝着小花茶,谈起家乡事,那份乡情、那份惬意自不必说。为此,他特地写了一篇散文《千里故乡茶》。二十几年过去,值得我们欣慰的是,文中关于桐城茶叶品牌开发等等卓有见地的话,如今都成了现实。

客来茶当酒,千里故乡茶。桐城有好文,桐城有好茶。文曰“桐城派”,茶名“小花茶”。读桐城文章,品桐城小花。无论身在何处,千里万里,直如在故乡。 

汇聚文都精萃,展现桐城风采,转载请申明!

知桐城,识文都!我们一直在努力!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