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桐城市确立质量强市目标,按照“质量强市”工作总体要求,坚持统筹规划,狠抓发展质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有力推动了全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该市荣获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和“中部百强县”称号。截至目前,全市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7件、中国名牌产品1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3件、安徽省专业商标品牌基地4个、安徽省著名商标61件、安徽省名牌产品23个,中国驰名商标件数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县、市、区)第一,桐城市民营经济位居全省一类县前5位。
推进质量认证工作,促进全面质量管理
规划先行。编制《桐城市质量认证发展规划》,推进质量认证工作全面、有序开展。通过宣传引导、组织专家指导、开展公益性质量培训、制定相关扶持政策等措施,引导企业运用国际先进质量管理标准和方法,全面推进全市质量认证工作,积极提升企业服务满意度。
政府引导。积极提高获证企业数量和获证企业的比例,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原则,通过推广国际质量管理先进标准和质量认证,全面提升“中小微”企业的质量管理能力。引导一批质量管理和质量意识强的“中小微”企业产品上档次、企业上规模;同时淘汰一批管理基础差、产品档次低的“中小微”企业。引导全市企业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优化产业、行业结构,营造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提高获证企业数量和获证企业的比例。
创新管理。推动“规上”企业质量认证向深度发展,提升获证企业的发展质量,鼓励“规上”企业积极运用互联网、大数据推动国际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和先进标准向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能源管理体系、服务管理体系、卓越绩效管理体系等认证领域全面延伸。鼓励各行业结合自身特点,推动质量管理体系通用要求与行业特殊要求相结合,创新质量管理工具,推广质量管理先进成果经验。
提升质量。积极发挥“规上”企业主力军作用,带动全市各行业质量管理水平整体跃升。在工业制造、工程建设、社会服务等诸多领域推行质量认证,拓展质量认证覆盖面。推动在市场采购、行业管理、行政监管、社会治理等领域广泛采信第三方认证结果。鼓励企业开展创新管理、资产管理、业务连续性管理等新型管理体系认证,推行精益生产、清洁生产等高效生产方式,推动质量管理向全供应链、全产业链、产品全生命周期延伸。建立健全技术、专利、标准协同机制,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动桐城市优势、特色技术标准成为行业标准、国家标准乃至国际标准,发挥标准化奖励政策的激励作用,推动桐城市在塑包制造、纺织服装、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领域主导或参与制定国际标准。
强化认证。倡导广泛采信第三方认证结果,提高质量认证的社会公信力。桐城市被安徽省质量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命名为首批“安徽省质量认证示范区”。截至目前,全市各类企业16000余家,获证企业已达335家。预计到2020年,全市将引导100家“中小微”企业开展质量认证,引导50-80家企业开展自愿性工业产品认证、食品农业产品认证、服务认证;引导100家以上“规上”企业开展从单体系认证到多体系一体化认证,30家以上企业采用卓越绩效管理体系,5家以上企业成为行业标杆企业。
加强质量诚信体系建设,落实企业质量主体责任
培育质量信用市场。组织企业开展“质量诚信承诺”活动,突出加强质量诚信体系建设,大力培育质量信用市场。完善守信红名单和失信黑名单制度,加大对质量失信企业联合惩戒力度。通过加强对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和获证企业、产品的联动监管,组织召开在桐的认证机构座谈会,严厉打击伪造、冒用、买卖认证证书或者认证标志等违法行为,确保认证有效性和公信力。加强社会共用计量标准建设,对民用“三表”、加油机、公平秤等民生领域重点计量器具加强监管,净化了全市质量信用市场体系。
加强质量监督监管。坚持“两手齐抓”的工作方针,在强化质量基础工作的同时,加大执法监督检查力度,做到打扶结合,标本兼治,防治并举。围绕社会热点实施打假治劣,深入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加大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力度,严厉打击假冒伪劣生产、销售和无证生产等违法行为。突出以消费需求旺盛、与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存在较高产品质量隐患的消费品为重点领域,以生产企业为重点环节,全覆盖式开展清查。依托国家认监委认证认可业务综合监管平台,重点检查了认证申请书、合同等。近年来全市重要工业产品类、食品类抽查合格率逐年提高,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每年抽查农产品合格率保持在100%。
打造质量标杆企业。以中国质量奖、安徽省政府质量奖、安庆市政府质量奖以及桐城市市长质量奖为引领,培育和遴选一批竞争力强的自主品牌企业,分类指导,重点培育一批国内国际具有影响力的自主品牌和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印发《桐城市市长质量奖管理办法》,对市长质量奖的申报条件,奖项的评审程序、表彰奖励和监督管理等作了明确规定。桐城市市长质量奖每年评审1次,授奖总数2家。截至目前,全市共有8家企业获得桐城市市长质量奖, 8家企业获得桐城市市长质量奖提名奖;2家企业获得安庆市政府质量奖,3家企业获得安庆市政府质量奖提名奖。同时,对获得市长质量奖的相关单位给予10万元奖励,获得提名奖的相关单位给予5万元奖励。
实施品牌带动战略,提升品牌知名度
完善体制机制。建立完善质量工作体制机制,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合、企业主责、社会参与”的质量工作格局。市质量强市活动领导小组调整为市质量发展委员会,市委书记、市长共同担任市质量发展委员会主任,3位副市长担任副主任,22个部门“一把手”为成员,进一步加强对全市质量发展的统筹规划和组织领导,重点统筹质量发展规划制定、质量强市建设、质量品牌发展、质量安全监管、质量基础建设。各镇、街道、开发区党(工)委和政府(办事处、管委会)均将质量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质量管理和队伍能力建设,认真落实质量工作责任制,构建统一权威的质量工作体制机制。
坚持质量强市。按照“培育一批、扶持一批、推荐一批、巩固一批”的原则,实现争创企业商标品牌梯队推进。大力推进质量强市,先后制定了《桐城市名牌战略规划》《桐城市“十三五”商标战略规划》等一系列政策,完善相关产业、环境、科技、金融、财税、人才培养等政策措施,坚持分类培育,推动商标品牌建设。每年举办各类培训班,帮助指导企业申报省、市名牌及商标,先后多次邀请知名质量管理专家进行现场培训指导,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市财政划拨专项资金,邀请国内质量管理名家对全市390家规模企业进行了系统培训。
强化政策扶持。制定桐城市扶持产业发展“1+3+8”政策体系,对“推进商标品牌质量战略”作出了明确规定:新获得中国驰名商标认定企业给予20万元奖励,新获得安徽省名牌产品认定企业给予10万元奖励,同时对提升技术标准水平、相关管理体系认证等都给予一定的奖励。在政府政策扶持下,全市各类企业争先创品牌意识、质量意识明显增强,安徽省金星包装有限公司积极实施品牌兴企战略,企业先后获得安徽省著名商标、安徽省名牌产品称号,近3年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年递增千万元,跨上亿元台阶,成为桐城市瓶盖行业的领军企业。
突出品牌利用。引导智能制造和节能环保两大首位产业强链条、壮集群,优势产业显特色、强品牌,实施品牌培育工程,引导优势产业企业不断提高品牌综合竞争力,致力打造享誉全国的“桐城品牌”。深入挖掘和充分利用商标的品牌价值,在安徽省率先开展了商标专用权抵押贷款工作,积极开辟企业融资贷款的新路径,引导支持驰名商标企业利用商标专用权进行质押获取贷款,有效解决企业融资难度。近年来全市通过运用商标权质押、股权出质、动产抵押等3个登记平台帮助企业融资达13.5亿元。
优化资源配置。围绕重点产品、重点行业开展质量状况调查,组织质量比对和会商会诊,找准比较优势和质量短板,研究制定质量问题解决方案。促进包装印刷、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家纺服装、特色轻工等传统制造业和智能制造、节能环保、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优势产品质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建立质量分级制度,倡导优质优价,引导、保护企业质量创新和质量提升积极性,推动桐城质量由追求“合格率”向追求“满意度”跃升,将质量提升落到企业、见到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