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资讯网

展文都风采
我们一直在努力

安庆日报:桐城:美丽乡村入画来

       金秋时节,走在桐城市乡村的角角落落,错落有致的房舍、干净整洁的道路,果香四溢的田园,一幅幅美丽乡村的画卷正徐徐展开,桐城市26个省级贫困村也都先后蝶变为一个个美丽乡村。

  近年来,桐城市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统领、环境保护为前提、绿色发展为核心,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农村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大批“水净、人欢、村美、民富”的美丽村居陆续建成,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大幅提升。同时,该市把人文精神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基础和核心,培育和涵养崇德向善文明乡风,让美丽乡村实现从“形态美”到“内涵美”的华丽转型,走出了一条具有桐城特色的美丽乡村建设之路。

  打造美丽经济

  “通过垃圾治理、厕所革命、生活污水处理,美化亮化等工程,村容村貌显著提升,我们村被评为安徽省美丽乡村示范点。但是美丽乡村建成后,怎样让农民就地就业增加收入、贫困村尽快脱贫,是困扰我们的难题。为此我们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推动集体经济多元化发展以实现村兴民富的双目标。”桐城市范岗镇杨安村党总支书记齐德苗说。

  该村就如何发展地方特色产业,支撑美丽乡村可持续发展的课题进行了有益地探索和实践。2017年,杨安村在桐城市率先实施“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农村三变改革。全村40个村民组以5034亩土地入股桐城市润安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又与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安徽绿福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结合农村三变改革收入、集体资产租赁、智慧农业带动等,2020年杨安村村级集体经济将达到100万元。”齐德苗信心满满地说,“村集体经济壮大了,村民的口袋也鼓起来了,该是我们美丽乡村上台阶的时候了,如今,我们正在积极谋划美丽乡村升级版。”

  助跑现代农业

  “想当年,第一次来到这里,尽管一路舟车劳顿,但看到如此美丽的自然风光,我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里。”说起过去四年的扶贫经历,桐城市龙眠街道黄燕村第一书记张民颇为感慨。到任后,用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走烂了两双鞋,他遍访了所有的村民组,对村情民意了然于心。“我们最重要的是推动产业扶贫,因为这里的主要产业是茶叶,但没有形成规模种植,效益低,如果盘活加以充分利用就大有文章可做。”

  接下来,村两委将目光盯在做大做强特色茶产业上,以“支部+茶叶合作社+基地+农户”形式发展壮大茶产业,让茶产业走上规模化、科技化、品牌化的现代农业发展路子。如黄燕一样的纯山区村,桐城市还有不少。近年来,各乡村借着乡村振兴和扶贫开发的春风,因地制宜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村庄旧貌换新颜。

  相继“美”起来的村庄都在探索将“绿水青山”转化成“金山银山”的路径。据统计,2020年,该市茶园种植面积达到6.35万亩,年产量550吨,一产产值达3.4亿元。“桐城小花”茶产业崛起成为该市农业主导产业之一。绿意盎然的茶园,如火如荼的茶季,还有因“茶”而生的茶家乐、茶旅游项目,该市以“茶”为核心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方兴未艾,支撑起美丽乡村的可持续发展。

  聚力乡风文明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重要标志。攀比之风不见了,邻里纠纷变少了,议事热情增加了……近年来,桐城市通过搭建“党支部+村民理事会+村民”三级治理平台,村民理事会在村党组织的领导下,理大事、解难事,既有效监督了村“两委”的工作,又解决了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同时,各村以创建“平安村居”为契机,将法治建设与村居日常工作相结合,基层干部运用法治思维、依法办事能力水平持续提升。各乡村充分利用电教室、宣传栏、文化墙等阵地,对居民进行普法宣传,使群众的法治观念不断增强。

  同时,该市深挖辖区文化资源,积极开展各类“新乡贤”评选活动,把成长于乡土、奉献于乡里的农村优秀基层干部、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现代“新乡贤”请上“道德讲堂”,从而掀起“颂乡贤、学乡贤、做乡贤”的热潮,干部群众在互动参与中感悟、认知、接受,以道德实践教化民风,促进文明乡风养成,不仅“面子”美,“里子”也美了。(

汇聚文都精萃,展现桐城风采,转载请申明!
分享到: 更多

知桐城,识文都!我们一直在努力!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