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文学渊源考》,刘声木(1878-1959,安徽合肥人)撰。此书为桐城派作者传记资料丛编,自明归有光,到方苞、刘大櫆、姚鼐以下,以一师为一卷,凡其门人及私淑者均列入,每一作者均记录其名氏、生平、著作等数项,并注明材料来源。此书既梳理了师承渊源,又能起“索引”作用。原书正编13卷,成于1919年;补遗13卷,成于1929年,两者共收录1223人,是展示桐城文派全貌(包括阳湖、湘乡两派)的工具书。
第一卷,归有光及门人,共154人。
第二卷,方苞及门人,共132人。
第三卷,刘大櫆及门人,共75人。
第四卷,姚鼐及门人,共143人。
第五卷,张惠言及门人,共62人。
第六卷,吴德旋及门人,共84人。
第七卷,梅曾亮及门人,共76人。
第八卷,方东树及门人,共35人。
第九卷,李兆洛及门人,共36人。
第十卷,张裕钊吴汝纶及门人,共186人。
第十一卷,邱维屏及门人,共110人。
第十二卷,朱仕琇及门人,共81人。
第十三卷,鲁九皋及门人,共32人。
陈开林 | 《桐城文学渊源考》阙误续补
陈开林,湖北麻城人,文学博士,盐城师范学院文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宋元明清文学、中国文学典籍、经学研究。
刘声木(1876-1959)乃清末民初安徽著名的学者和藏书家,穷搜冥讨,前后绵历三十余年编成《桐城文学渊源考》十三卷及《补遗》十三卷。该书载录了以桐城派为中心的1206位作家的生平,为探寻桐城文派提供了丰赡的资料,被誉为“研究桐城文派最佳之工具”[1]3。
然而,书中上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方面,记载多有阙文,其内容涉及到作家的名、字、号、里贯、科考、仕宦、著述、卷数等方面。其中,“68位作家缺名,仅载录姓氏与字号;2位作家姓名皆缺,只录字号”,另有148名作家缺表字。汪祚民先生曾指出“这些缺名作家字号绝大部分未被《清人室名别称字号索引》等工具书收录,整理校点本又未作校补”[2]69。另一方面,记载不无讹误,如作家名字有异同、作家名字号误置、传主与内容不符、作家重收等。因此,考补《桐城文学渊源考》中的作家缺名缺字,辨析其相关讹误,很有必要。
针对此一问题,汪先生作《<桐城文学渊源考>作家缺名考补》一文,对42名缺名作家进行了考证和校补,创获甚多。汪先生亦有《<桐城文学渊源撰述考>作家姓名著录辨正》一文,对著录作家名、字互置,字、号互置等错讹加以考索[3]93-97。此外,学界在联带的成果中,对书中的阙字也偶有补正。如《桐城文学渊源考》卷10(p305)载“孟君燕,字囗囗”,胡露、周录祥在《范门弟子小考》一文中就考定“孟有麐,字君燕”[4]136,刘声木误置名、字。
笔者曾撰《<桐城文学渊源考>补阙考误》,对书中26位作家的名、字加以考补,并对相关传记中的错讹加以辨正[5]100-106。笔者新近又检得一些材料,拟对该书中的阙文、讹误再次进行考订,兹分为五类,予以条辨。文章体例依仿《<桐城文学渊源考>作家缺名考补》一文,先摘录黄山书社校点本《渊源考》及其补遗作家条目原文,并标出其卷数与页码,然后加以考证。
一、作家人名考补
(1)吴囗囗,字镜斋,囗囗人,囗囗囗囗囗囗。师事方苞,受古文法。(《渊源考》卷2,P128)
按:冯桂芬《同治苏州府志》卷65《选举七》载“同治六年丁卯科并补行辛酉科”,吴县名单中有吴清标,注云“镜斋。高涥训导。”[6]1662可知《渊源考》此处所载当为吴清标。
今检《清代朱卷集成》第146册于同治丁卯(六年,1867)科并补行辛酉科(十一年,1861)乡试载吴清标履历,称:“字建霞,号锦斋。行六。道光甲午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吉时生。江苏苏州府吴县增生。民籍。”[7]71据此可知吴清标生于道光甲午年(1834)。履历载其“字建霞,号锦斋”,而《渊源考》、《同治苏州府志》载其“字镜斋”,略有差异。张裕钊总纂《光绪高淳县志》二十八卷,吴清标曾协修。
(2)陈昙,字囗囗,番禺人,囗囗囗囗囗囗囗,师事伊秉绶,以诗受业,亲承指绶。(《渊源考》卷二,P133)
按:陈璞《尺冈草堂遗文集》卷四《拟广东文苑传》,中有陈昙小传,云:“陈昙,字仲卿,番禺人,充府学生员。天资颖异,襁褓中能属对。年十三,已读十三经。稍长,通史学,尤熟两汉南北史。汀州伊秉绶见其诗,奇之。南城曾燠藩粤亦器重昙,以小凤皇为喻。”[8]700史澄《光绪广州府志》卷一百三十一《列传二十》、张维屏《国朝诗人征略二编》卷五十八均据此引录陈昙的传记。
(3)徐囗囗,字心庵,囗囗人,囗囗囗囗囗囗,师事李宗传,受古文法,称高第弟子,足以传师文学。(《渊源考》卷四,P192)
按:陈用光《太乙舟文集》卷6《徐心葊文稿序》,载:“心葊侍讲领乡试第一,成进士,入翰林。尝岀典江南试,督广东学。既还朝,擢赞善,乞病归。余来浙科,试嘉兴竣,心葊以书寄其古文,属余论定。盖心葊之领乡荐,出桐城李海帆观察之门。海帆尝请业于姬传先生。”[9]645-646李海帆即李宗传,传见《桐城文学渊源录》卷四(164页)。
(4)沈囗囗,字兰卿,平湖人,囗囗囗囗囗囗。师事方坰,受古文法。其诗情词富丽,才气横溢。撰《囗囗囗诗集》囗卷。(《渊源考》卷7,p241)
按:秦缃业《沈兰卿诗序》载:“闻出所刻《紫茜山房诗》一卷示余,其思渊然以深,其气沛然以苍”,又载“丙寅秋,兰卿复邮其近诗三卷,请为之序而授之梓。”[10]235
今检徐世昌《晚晴簃诗汇》卷158录沈金藻诗二首,小传云:“沈金藻,字石生,号兰卿,平湖人。诸生,官嘉定巡检。有《紫茜山房诗钞》。”[11]6922就著述而言,与秦缃业《沈兰卿诗序》所言相符。
柯愈春《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卷47著录沈金藻《紫茜山房诗钞》六卷,亦称“字石生,号兰卿”[12]1566。据此则可知《渊源考》此处所载当为“沈金藻”,不过称其“字兰卿”,有误。
(5)洪囗囗,字鲁轩,囗囗人,诸生。师事方宗诚,称高第弟子。(《渊源考》卷8,p272)
按:《湖北艺文志补遗》卷6《集部三》著录清代洪子彬撰《鲁轩诗稿》,并据《汉阳县志》载:“子彬,字鲁轩,泾县人,占籍夏口。附贡,候选道。”[13]1289
洪子彬乃好书之人,与莫友芝时有过从,张剑先生《莫友芝年谱长编》多有记载。今检傅增湘《藏园群书经眼录》卷14《集部三》著录胡铨《胡澹菴先生文集》6卷,称钤有“洪子彬”、“鲁轩”、“师竹斋藏”各印[14]1223。王国维编《大云书库藏书目》下卷《宋元本部》于经部中著录《附释音尚书注疏》20卷,称“序首有‘洪鲁轩读书记’”、“卷二十末有‘鲁轩曾读’”印[15]1006。故阙名、里贯均可补充。
(6)陆囗囗,字云九,钱塘人,囗囗囗囗囗囗。私淑桐城文学,治古文甚勤。(《渊源考》卷11,p337)
按:潘衍桐《两浙輶轩续录》卷37载:
陆璈,字云九,仁和诸生。
丁丙曰:云九先生少孤贫,母贤而能文,授以小学,后从魏春松、芸阁两先生游。治经淹贯,注疏略能背诵。史熟两汉三国,旁涉壬、遁,多奇中。中年后,放于酒,发为歌诗,沈郁顿挫,醉后辄喜诵其旧作,如:“浓煎竹叶汤清肺,快拔芙蓉劒斫牀”、“槁饿空山宜我辈,束经高阁尔何人”等句。其悲咤为何如也![16]415
谭献有《张先生传》,载:
张先生名炳杰,一名道,字伯几,钱塘人。父儆谓,力学致疾,绝意仕进,著《南园诗集》,故先生又字少南。幼慧,有神童称。十六岁补诸生,后学使者下车,无不以国士待之。师陆墩云九,得诗文法。[17]56
论曰:云九陆先生,振奇人也。献年十三,见陆先生于秋鸿馆。时盛暑,陆先生散髻,摇儿童所弄赤纸小扇,右手持酒杯,谈谐百态。客有敏《后汉书》、《三国志》者,陆先生诵史文如流。俄而佐以稗官家言,阖坐绝倒。献虽童子,甚敬畏之。陆先生终已不遇,竟死于酒,旅葬德州。高第弟子如张先生,复老诸生,晚丁乱离,以身殉孝,著书等身,曾不中寿。天乎![17]57
谭献亲见其人,所载陆璈之诸事,如“谈谐百态”、“诵史文如流”、“终已不遇,竟死于酒”等,可补《两浙轩续录》之不足。李榕《民国杭州府志》卷146《文苑三》载:“张道,原名炳杰,字少南,钱塘人。幼慧,有神童称。补诸生,师事陆璈,得诗文法”[18]2790,当是本之谭献所作传文。
(7)许囗囗,字道秉,晋江人,囗囗。师事朱仕琇,受古文法,仕琇甚赏之。尝欲使六艺子史之精英,天地万物之情状,悉著见于文,以与四百年作者较其毫厘分寸。撰《就正编》囗卷。(《渊源考》卷12,p353)
按:陈衍《民国闽侯县志》卷48《艺文下》著录“《暨茨诗稿》”,称“许懿善著。字道秉,号继之,乾隆辛卯举人,广东归善县知县。”[19]155
郑杰《国朝全闽诗录初集续》卷11载录许懿善诗三首,小传称:“懿善,字道秉,号继之,侯官人。乾隆三十六年辛卯举人,官广东陆丰知县。有《暨茨诗稿》”[20]703可知此处所载当为许懿善。
(8)高囗囗,字幼瞻,光泽人,澍然子,囗囗。习闻其父言文之法,古文亦斐然。(《渊源考》卷12,p363)
按:高澍然,传见《渊源考》同卷(p359),另见《光绪光泽县志》卷15《列传》。今检《光绪光泽县志》卷16《儒林传》,载:
高孝敭,字幼瞻,澍然季子也。少能志淡薄,父奇其识,珍之。学务研理,事必求是。人与之辩皆詟,闻者畏焉。孝敭益穷六经诸史,蕲以理贯物情,久之得要,于是周徹毕合,畏之者爱且敬之焉。盖自治勇,而恕以待人也。生平少言慎交,安贫寡过,优如也。为文有家法,善叙事,措辞如铸,而平淡简逸,如其为人。然作之不多,自言不名集,藉可行,末附于先著云。年四十五,未竟其志,卒。岁贡生。[21]1101
传文所载与《渊源考》适相符合,可知此处所载当为高孝敭。
二、作家表字考补
(1)袁钧,字囗囗,号囗囗,鄞县人。诸生,囗囗囗囗孝廉方正。师事秦瀛,受古文法,强志励学。(《渊源考》卷四,P195)
按:丁绍仪《清词综补》卷32载:“袁钧,字陶轩,鄞县人,诸生。有《西庐词》。”[22]596潘衍桐《两浙輶轩续録》卷18,载:“袁钧,字秉国,一字陶轩,号西庐,鄞县拔贡。嘉庆元年举孝廉方正。著《琉璃居稿》六卷、《瞻衮堂集》十一卷。”[16]444徐世昌《晚晴簃诗话》卷115同[11]831。刘锦藻《清续文献通考》卷281《经籍考二十五》著录“《四明近体乐府》十五卷,袁钧编”,云“钧,字秉国,一字陶轩,浙江鄞县人。乾隆中拔贡,嘉庆丙辰举孝廉方正。”[23]
(2)涂宗瀛,字囗囗,号阆仙,六安人,囗囗囗囗进士,官湖南巡抚。师事王检心,受古文法。(《渊源考》卷四,P196)
按:涂宗瀛,《清史稿》列传235有传,称“涂宗瀛,号朗轩,安徽六安人。”[24]12517不言其表字。涂宗瀛曾自编《涂大司马年谱》,后经涂承儒、涂懋儒补编。谱后附有其子涂习恪所撰《朗轩府君行述》,称:“显考姓涂氏,讳宗瀛,字海三,号朗轩,一号师行,居安徽六安州南乡”[25]211,于字、号记载颇详。
(3)田金楠,字囗囗,囗囗人,诸生。与阎正衡以文学相切磋,好古,能文章。(《渊源考》卷7,p263)
按:柯愈春《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卷54著录《半有堂集》十卷,称:
田金楠撰。作者为湖南石阴人。诸生。与阎正衡以文学相切磋。属桐城文派。此《半有堂集》十卷,民国十二年铅印,湖南省图书馆藏。[12]1886
检寻霖、龚笃清编著《湘人著述表》亦载:
田金楠,字春庵,号东溪,慈利人。清光绪岁贡。民国后任省议会议员、县教育会会长、劝学所所长、县志馆馆长等。
《恤隐堂志》五卷、《半有堂诗集》二卷、《半有堂文集》四卷、《半有堂联语》四卷、《半有堂尺牍》一卷、《哀感集》一卷、《消寒唱酬集》一卷、《东溪草堂题画集》三卷[26]182
据此可知田金楠,字春庵,号东溪。
(4)吴汝庚,字囗囗,吴江人,囗囗囗囗囗囗。师事李兆洛,受古文法。祁寯藻影刊宋钞小徐本《说文系传》于江阴学院,汝庚与承培元、夏灏等为之审其讹脱,足稀善本。(《渊源考》卷9,p283)
按:李放纂辑《皇清书史》卷6据《吴江县志》载其小传:“吴汝庚,字巽元,育子。工篆书。”同卷据《苏州府志》载其父吴育的小传,称:“吴育,字山子,号艾斋。吴江诸生。”并称“常州李兆洛、泾县包世臣盛称山子古文及篆隶。”[27]50
(5)叶玉麒,字囗囗,桐城人,囗囗。师事马其昶,受古文法。撰《习坎斋文稿》囗卷、《诗集》囗卷。(《渊源考》卷10,p298)
按:李灵年、杨忠主编《清人别集总目》著录叶玉麒《习坎斋文稿》十三卷,称“叶玉麒,一名锡麒,桐城人。”[28]307而柯愈春《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卷52著录《习坎斋文稿》十六卷,称:
叶锡麒撰。锡麒又名玉麒,字玉澄,安徽桐城人。光绪间佐山东巡抚张曜筹议河防。後官于西疆。此《习坎斋文稿》十六卷,光绪间刻,《续修四库提要》著录。今存《习坎斋文稿》十三卷,光绪三十一年刻,南京图书馆藏。其文多论边务及河防。又有《留坎萧诗集》,今未见传。[12]1807
其表字可据以补充。
(6)周湘黼,字囗囗,长沙人。囗囗囗囗举人,官芷江县训导。师事从父周树槐,受古文法。(《渊源考》卷11,p323)
按:寻霖、龚笃清编著《湘人著述表》载:“周湘黼,字月舲,清长沙人。道光二年(1822)举人,借补芷江训导。加盐提举衔。《志学斋文集》八卷。”[26]748
(7)庄梧鸣,字囗囗,秀水人,仲方兄弟,囗囗囗囗举人。师事顾曾,受古文法。曾教督有方,以不朽之业相期勉。(《渊源考》卷11,p337)
按:黄燮清《国朝词综续编》卷8载:“庄梧鸣,字来仪,号鄂五。秀水人。嘉庆二十四年举人。”[29]嘉庆二十四年为己卯。故庄梧鸣的表字、中举时间均可补充。
(8)邓琳,字囗囗,号囗囗,新化人。诸生,官候选训导。显鹤子,诗文俱峣然出侪辈,能世其家学。(《渊源考》卷11,p340)
按:邓显鹤《沅湘耆旧集》卷178附录其诗,称:“琳字孟华,显鹤之长子也。以廪贡生肄业国子监,坐监期未满而卒。”[30]321则其表字可补。
三、作家名辨异
(1)何曰诰,字梓崃,一字紫来,建宁人。嘉庆囗囗贡生,官候选训导。师事朱仕琇,受古文法,工古文。撰《深柳读书堂存稿》囗卷。(《渊源考》卷12,p354-355)
按:柯愈春《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卷40著录《深柳读书堂存稿》四卷,称:
何日诰撰。日诰字紫来,一字梓崃,福建建宁人。嘉庆间贡生,官候选训导。出朱仕琇之门。所撰《深柳读书堂存稿》四卷,咸丰四年建宁刻,《续修四库提要》著录。其文幽深含蓄,令人有悠然不已之思。[12]1231
《清史稿艺文志补编》集部别集类著录《深柳读书堂存稿》四卷,撰者亦称何日诰[31]608。《渊源考》作“何曰诰”,误“日”为“曰”。
另外,《渊源考》同卷载录:“何囗囗,字穆岩,建宁人,诸生。师事朱仕琇,受古文法,称高第弟子,有文名”(页352)。今检郑兼才《复黄力夫》提及何穆岩三次,云:“承示何穆岩(曰诰)、李古山(祥赓)二君品学为庠中领袖,弟等职守,惟有举优,得以自尽……
穆岩何君,皆称其善古文,如足下所云,而鲜及其为人……兼才实无德以胜,不能不有赖于穆岩、古山二君。”[32]79-80李古山即李祥赓,字舜廷,号古山,传见《渊源考》同卷(页353)。据李古山之例,则穆岩当为何曰诰之号。此处“何曰诰”有可能亦为何日诰之误。如此,则何日诰一人在《渊源考》卷12中重见。因囿于见闻,此乃推测之辞,姑记于此,以待来日寻讨。
(2)龚有光,字资万,光泽人,诸生。肆力诗、古文词,私淑张绅、高澍然以为师法。晚年所作益工。(《渊源考》卷12,p366-367)
按:今检《光绪光泽县志》卷17《文苑传》载:
龚有元,字资万,岁贡生,有异才。善集益诗文杂著,师高澍然及建邑张绅。四十余岁已有成业,晚年所著益工。书画师宁化黄慎及同郡万峻,笔力所至,人以为书法之劲健,酷肖瘿瓢子。画与奇峰无分上下矣。生平豪爽,于人坦怀相与,故当时贤豪欢会,坐无有元,不乐也。所著惟存《莲池诗稿》,余以家贫,不自收拾,俱佚。[21]1117-1118
就古人名、字取义而言,其名似当为“龚有元”。
四、作家传记辨误
(1)单可玉,字囗囗,高密人,为鏓姊,诸城囗囗囗侍郎王玮庆室,与弟为鏓同学,切摩数十年。于归后,尝以文史课其子姪,每日焚香一室,图书列座,讲析清皎,一如严师。兼通琴理,喜摩赵孟頫书法,撰《碧香阁诗钞》囗卷、《莱鸥诗钞》囗卷。(《渊源考》卷二,P136)
按:孙葆田《山东通志》卷145《艺文志第十》著录“《来鸥诗钞》一卷,单可玉撰。”注云:“可玉,字师亭,号莱鸥,高密人。廪贡,官卫辉通判。是集见《县志》。《山左诗汇》钞作《容安斋诗钞》,又云芥舟生序,谓少从其舅父李石桐、少鹤两先生受诗法。而先生之集率优柔和平,绝无坚苦僻涩之习。”[33]4216同卷著录《碧香阁诗》,称“《采访册》云一卷。单氏撰。单氏,高密人,诸城王玮庆妻。是编见《县志》。”[33]4251
今检《高密县志》卷16《经籍》著录“单可玉《来鸥诗钞》一卷”[34]660,卷14上《闺秀》载:“单氏,可玉女,适诸城王侍郎玮庆室。氏少以孝闻,与弟为鏓同学切据数十年,善记悟,通琴理,喜摩赵文敏书。于归后,尝以文史课其子姪。每日焚香一室,图书列座,讲析清皎,一如严师,有《碧香阁诗》,入《山左诗钞》。”[34]496
据此可知,《来鸥诗钞》乃单可玉所著,单为鏓之姊、王玮庆之妻、《碧香阁诗钞》的作者乃单可玉之女。《渊源考》所载误将单可玉及其女牵混为一。
实则,单可玉之女名为娟,“字纫香,号彩楼。单师亭女,适王玮庆。通琴理,工诗文,书法赵孟烦,并工绘事。著有《碧香阁诗钞》”[35]287。
五、作家重收
(1)陈庆林,字囗囗,吴江人,囗囗囗囗囗囗。师事诸福坤,受古文法,习闻绪论,亦工古文。(《渊源考》卷11,p341)
按:《渊源考》同卷载:“陈去病,字巢南,号佩忍,吴江人,囗囗囗囗囗囗。师事诸福坤,受古文法,称高第弟子”,与此则内容颇为相近。今检《除去病年谱》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载:
8月12日,陈去病生。
倪氏就医苏州,寄寓娄门内平江路庆林桥旅次,初一子巳,大,陈去病降生,故初名庆林。[36]4
据此可知陈去病初名庆林。陈庆林即陈去病,《渊源考》不察,以致一人重收于同一卷中。
以上仅就见闻所及,在前人基础上之上对《渊源录》的阙文和失误进行了续补。通过考补辨误,能够使《渊源录》的文本更加完整、内容更加准确,以便发挥更大的学术价值。除此之外,《渊源录》尚有部分条目,因资料不足及见闻的限制,暂时无从考订,尚待学界的进一步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