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读
2024年10月1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庆桐城市六尺巷考察,重温张吴礼让典故。提出“六尺巷承载着中国古人的历史智慧,要弘扬好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互礼让、以和为贵,解决好民生问题,化解好社会矛盾,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
清华同衡自2016年开始进行桐城市六尺巷片区更新改造的规划设计工作,保护传统文化遗产,改善生态环境,还原历史文化空间,为市民提供文化和休闲场所。
前 言
清华同衡风景园林研究中心负责完成了其中张府与吴府的园林复原与设计工作,并对清代皖北文人园林进行了深入研究。特别是张府的五亩园,作为一个独立的园林空间,展现了张英敦厚质朴的人生哲学和寄情山水的生活雅趣。清代名臣世家张氏之祖张英于康熙二十六(1687年)年在其家乡今安徽桐城营造退息之所五亩园,构笃素堂。今日园虽损圮,而遗址尚存且图文记载颇丰,故在此基础上展开复原设计并由此探讨桐城文化背景下的文人园林营造艺术特色。
一、项目概况
安徽桐城位于大别山东麓,长江北岸,因盛产油桐古称“桐国”,明清时期课读之风兴盛,学者官员辈出。永乐至清末时期共中进士234人,举人793人,文坛具有广泛影响的散文“桐城派”即发源于此。浓郁的文人氛围培养了齐之鸾、胡瓒、何如宠、左光斗、姚文然、张英、张廷玉、胡宗绪、方观承等名仕,持续近五百年的盛世亦孕育出独具桐城文化特色的文人园林。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当推清代中兴名臣世家张氏之祖张英自建的退息之所“五亩园”。据记载,“张英在城里所居之室笃素堂,其南为五亩园,因其中有五亩塘得名。城中有塘仅此。”现省文保单位“宰相府”遗存仅有园中水池、皂荚古树、部分院墙和民国时增建的秋白堂等,秋水轩、六经堂等建筑仅存部分地基,山水地形依稀可辨。
图1 五亩园皂荚树老照片(来源:网络)
图2 五亩园复原前场地照片(摄影:清华同衡)
桐城派文学表意简明通畅,抵制过度堆砌修辞,践行“清、真、雅、正”的原则,与五亩园造园艺术有内在的精神气质关联。园名取自唐白居易《池上篇》而园林格局意境模仿其私园履道坊,不求华丽瑰奇之堆砌只爱天然山水之情境。复原设计根据《笃素堂文集》等及张氏后人回忆推演出五亩园原貌,从空间布局、叠山理水、建筑花木等方面分析其自然主义造园思想,尤其是园居生活情致场所等。
图3 《笃素堂文集》部分内容(来源:网络)
二、历史变迁
01
退隐之所
园主人张英(1637-1708年),宇敦复,号乐圃。他与其二子张廷玉为清中期著名的“ 父子宰相”。张氏家族科举成绩优异,一门出了六翰林,皆人朝为髙官,张廷玉更是有清代唯一配享太庙的汉族官员。张英在中年仕途得意时即着手谋构新居为退隐所备,他获知新第动工的消息以后,难掩心中欣喜, 挥笔写下“新营阳和坊宅”一诗:“新结幽居瞰碧塘,绿杨深处水芝香。烟霞漫拟期仙蹬,竹石聊同履道坊。南郭花村连绮陌,西山翠巘入斜阳。扁舟更泊芙蓉岸,稳置鱼竿与笔床。”诗中尽情描绘了在建宅邸中碧塘、绿杨、竹石、兰香的幽美景色,也具体刻画了新宅地近南郭、西山,风录如画的周边环境。据张泽国撰《张氏相府吴府六尺巷考略》记载, 相府始建于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至雍正末年(1735 年)相府北宅南园的基本格局形成。
02
饱受沧桑
乾隆初年因张英子辈张廷撕、张廷璨、张廷玉相继告老还乡, 相府扩建,全盛期一度总面积近全城1/10 。咸丰三年( 1853年),桐城被太平天国起义军攻占,战乱中张家大伤元气,相府因战火牵连损毁大半,张氏子孙齐心合力,经三四十年方才逐渐修复。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修复竣工后,其格局基延续“笃素堂”时期旧貌。据张氏后人张泽士、张先畴回忆,住宅建筑整体坐北朝南,砖木结构,青砖小瓦,用材朴素。“抗日战争时期家族人口多有离散,相府部分房屋被军队征用,五亩园东部院落租与伊姓人家开过一酒家名为‘百花村’,名噪一时。时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后,六尺巷南北历史片区逐渐面临消亡,张氏后裔所剩无几,住宅充公,自1950年代起陆续开始遭拆除改建,1990年代中期府中仅第一路及第四路部分建筑仍侥幸留存。”
图4 张府历史变迁分析图(来源:清华同衡)
03
恢复重建
2016年,桐城市政府邀请清华同衡拟定了《“ 三街一巷” 保护、整治与利用详细规划设计》,提出了把城中心文保单位集中的三街一巷整体塑造为全面传承与展示桐城文化,集多种功能为一体的文化遗产特色片区的主题定位,五亩园所在的张英父子宰相府片区为其中重点。同衡遗产中心进行了系统的规划设计,其中风景园林研究中心于2017年底完成了张府和吴府以及中间的六尺巷周边环境的复原研究和设计工作,于2023年10月正式对外开放。
图5 张府、吴府片区设计总平面图(来源:清华同衡)
三、再现五亩园
01
张英的山林之志
园林为园主人精神世界的物化体现,园主人张英自称生平最为钦慕白居易、苏东坡和陆游,其私园五亩园即是写仿白居易的履道坊。《池上篇》描绘了履道坊的基本面貌:“十亩之宅,五亩之园。有水一池,有竹千竿。……有叟在中,白须飘然。识分知足,外无求焉。优哉游哉,吾将终老乎其间。”张英素怀山林之志,不慕荣华,与人为善,令举朝官员钦慕。
图6 白居易洛阳履道坊宅园想象平面图(来源:网络)
细味张英的山林之志,实有三重境界:其一是画境。张英在描写城郊的双溪园林的《山居杂诗》中云:“浅深浓澹各成奇,如见公麟老画师”。他觉得园林兼有高峰、奇石、幽潭、曲水、古树、新花六胜,仿若天地也善解人意,将自己贤身于李公麟绘出的画境中,令人陶醉。其二是乐境。面对如此山色溪光,张英以高洁的志趣,体验到的是一派悠然之乐、清和之乐。风雨寒暑时他掩门读书,天气晴暖就外出在田垄间散步、吟咏。他在家训《聪训斋语》中说:“ 人生不能无所适以寄其意,予无嗜好,惟酷好看山种树”,又说:“阅耕是人生最乐”。在他看来,人生如果没有寄托,就会忧扰不堪,失去灵气。因此,他虽然体弱多病,“不能躬事耕获”,但仍坚持做些培植、棚草、灌溉之事,纵观张英在双溪园林中的行止,所谓耕读之乐, 便是如此吧!其三是真境。张英不以珍贵之物为重,觉得是“多费而耗物力”,却一直推崇山水花木,认为流连在灵气结聚的幽寂之境,不必破费、纵欲。因此,他的双溪园林简素而朴拙,无丹漆之饰,无台榭之观,有些房子只是将古屋稍加修葺,石阶土壁,门可触额,径不容轨,足以避风雨而已。他不愿与名利中人往来,却很亲近平民百姓,他的园子没有围墙、栅栏等物,“任樵者取径”,以方便过路乡民。他甚至写下“他年松树下,不生刺人草”的诗句,寄托了百年之后栖身松林、与世无争、与人无碍的心愿。正是这种恬淡平和的心境,让他参透了人世的真,也让他在纷扰的政坛中如一缕清风,进退得体,全始全终,得以在晚年如愿以偿,尽享山林清福。
图7 张英园中画像及其书法作品(来源:网络)
园主人虽世代深居高位,却深信克己复礼之道,崇尚真简从容的生活。这与桐城派提倡行文之“清”与“俭” 的思想一脉相承。明确了这些,故将五亩园复原设计主旨定位为“自然舒朗,功能多样,古朴雅洁,还原生活。”
02
筑山理水的营造解析
宰相府总体占地约2.8公顷,五亩园约0.7公顷,与住宅有一街之隔。空间完整,独自成园,可能与购置基地原有条件有关。张英为人克己恭谦,与人为善,对待乡邻效仿司马光, 时常开放五亩园供邻里随意进出游玩。张府内部另有大小花园、梅园和船厅三处更为私密的庭院为家人活动。
《五亩园记》中的园林布局
复原设计主要依据张英《五亩园记》,并结合张英三子张廷璐著《咏花轩诗集》中部分文段,以及张氏后人张泽士提供民国时期相府平面图作为补充。《五亩园记》中记载:“予所居之室在城西南隅,曰笃素堂……堂之后有梅十馀株,曰咏花轩…… 居室之南为五亩园。有二方池相接,可二亩许。小池搆屋三楹,曰六经堂。予有六男子,各习一经……其临大池, 则有亭翼然,清波涟漪,环以髙柳,秋水轩三字则驾幸金陵时特御书以赐之。其池之南与此亭相对,则有楼三楹,曰日涉轩。有小亭曰兰丛……予园最称僻野,惟有高柳数十株,竹数千箇。其桃杏兰桂梧桐紫薇石榴之属,则周乎两池而分植之……”。另有《安庆地名掌故》中记载“ 塘西有皂角古树一株……塘畔有小楼,额曰‘柳阴小艇’,为张英三女张令仪之书屋。
图8 张廷璐《咏花轩诗集》节选(来源:网络)
图9 张氏后人回忆家宅布局图(来源:张氏后人)
图10 系统梳理后庭院布局及功能特点分析(来源:清华同衡)
融入造园理念,构建山水骨架
文中记载给我们初步勾勒出了五亩园山水形制与建筑布局。总体布局依园中两座池塘为主要参照物定夺建筑景物位置,大致呈现以池塘为中心,建筑景物环列周边的格局。地形集丘、峦、谷等多种自然地形于一园,提供丰富多变的空间体验,使得小园很有山居氛围,与张南垣和计成提倡的造园理念一致。《园冶.选石》中写道:“块虽顽夯,峻更嶙峋”。自西北墙隅集中堆土,拟造成山脚的一部分,设置水口,假引西北城郊龙眠山的余脉人园。园中进入六经堂曲径两侧和兰从亭的地势最高,将大小方池隔为东西两园,增加了空间的层次。方塘东南水域突然收束,形成溪涧由日涉轩与望山廊之间逶迤流人东侧菜圃,藏匿水尾成绵绵不绝之势。全园以土带石山为主堆叠地形,局部做贴壁假山,用石量简省。原设计中日涉轩前庭以湖石叠一座高约4米楼山,实为一山房,中段留有植穴,山顶覆土种植黄馨、凌筲等垂枝类植物,遗憾施工时没有实现。除此之外,园林面积虽小,但注重边界的处理,全园以廊、植物、贴壁山等消隐了围墙边界,从而在视觉扩大了空间感。同时园中方池水面距离池岸有0.7米高差,通过周边竖向的整体设计,使之也具有汇聚雨水的功能。
图11 水系地形设计草图(来源:清华同衡)
模拟生活场景,布局亭廊轩榭
环绕两池布局的建筑中,最重要的为“日涉轩”,依原记载,大方塘南岸与秋水轩相对之处,有一座三间阁楼名为日涉轩,但从基地现状来看,方塘南岸为一座大屋式民居,为相府扩展期遗存建筑,由此推测日涉轩应位于秋水轩轴线偏东,为主厅堂。大方塘北侧为秋水轩,根据其描述“翼然”之势可断其形式应为水榭,周围植数株高大柳树,塘里遍植荷花。兰从亭位于大方塘西南,体量小巧。张廷璐《家园杂忆诗》记载:“双塘跨一桥,小径入修竹”,可得证实兰从亭隐匿于两塘之间的石桥附近的竹林中,通过林间小径方可到达。西侧小池布局有六经堂,面阔三间,硬山顶,为张英六子读书处。六经指孔子《诗》《书》《礼》《乐》《易》《春秋》,体现出园主人崇儒尊儒的心态。塘畔“柳荫小艇”由于历史原因基地变动,致使园内现状面积不足而无法复原,故于将基地西南园中园辟为张令仪纪念园“ 柳荫小驻”。全园北部、东部主要建筑由长廊串联,以满足阴雨天气交通需要,同时在东侧的连廊中扩宽部分空间设置望山廊,以借西山之景入园。根据对园主人“耕读之乐”的推崇,在五亩园东侧一隅,设计了一片菜圃,也作为对张廷璐的《五亩园即事》中提到的:“秋添豆荚瓜棚上,人在兰风桂雨间。”的回应。
图12 五亩园及周边建筑布局平面节选(来源:清华同衡)
花木不求名贵,独爱清秀朴野
五亩园植物选择不求名贵花卉,皆为常见草木。以杨柳、翠竹等为骨干树种,搭配桃杏紫薇桂花石榴等四季花卉点缀四季时令,园林保留了现有香樟、水杉10余颗,对阜荚树(二级古树名木)进行保护复壮,使得庭院虽为新建,但透露出葱郁、苍翠的故园韵味。除文献提及的植物品种外,复原方案也选取了一些其他常见花木对园景进行补充,如望山廊旁孤植红枫点秋景,“柳荫小驻”造梅、梨林喻女诗人性情;六经堂窗外植芭蕉以听雨,种青松以落霜等。林荫墙隅补植玉簪,池中除莲荷花外配以芦苇、菖蒲等增添野趣。
图13 五亩园复原设计效果图(来源:清华同衡)
造园如作文,描绘桐城派风骨
根据史料结合现存遗迹梳理,五亩园造景有崇古之风,意象大多来自典故范本,并无自创的浪漫想象,而在空间的具体表达手法方面体现出别致匠心。各景观节点立意以空间布局为基础,结合得宜的原型意象,构成紧凑饱满的园景空间。计成认为造园如作文,那么五亩园正是桐城派散文风格的叙事与情境了。
图14 五亩园建成照片组图(摄影:清华同衡)
图15 五亩园建筑与园林细节照片组图(摄影:清华同衡)
图16 五亩园山石亭廊秋景照片(摄影:清华同衡)
图17 望山廊秋景照片(摄影:清华同衡)
03
五亩园造园艺术特征
与桐城派散文简明清雅、不重堆砌辞藻的风格一致,五亩园体现出中唐以来以白居易为代表的儒家造园的精神气质,即中隐之道。园主人向往“好言山林农圃耕凿”的园居生活,介于文人园林追求出世隐逸与商人造园的入世华美之间。具体而言,五亩园造园艺术特征主要体现在:一、园林空间舒朗,以植物、土丘、山石等自然造景元素分隔空间、营造景观, 较少人工雕琢痕迹。建筑体量较小,布局分离,植物品种普通而疏密得宜,花木苔藓自然生长,砖石片瓦自然风化,具乡野阑珊之气;二、园林建筑形式融合江南私园风格及皖中本土特征,用材质朴,装折等细部选用简约抽象且有自然主题的柳条式、梅花纹、冰裂纹等,不施丹漆彩画,清淡雅致。三、园林空间功能以耕读为主,充满现实生活气息,空间意境营造多来自经典原型,充满崇古情怀,耐人品味。
总 结
桐城地处江淮文化圈,其园林形式与皖南及江南地区具有明显差异。现存皖中园林可考的园林及建筑风格资源较少,通过在本项目研究过程中收集整理的遗存实物和张家后人口述等材料,初步形成了对于皖中桐城地区园林风格的认知,并应用项目之中,以资探讨。同时项目组对于园林水岸、山石、游廊、铺地等诸多营建细节也展开了研究,参阅了大量这一时期的庭园古画和营建相关的文献记载,同时也融入了桐城当地的传统做法,如砖砌花窗、卵石铺地等,对清代皖北地区文人园林的营造方式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在此不再详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