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桐城市城区西北近郊有一方水井,水清甘冽,四时不竭。传说该井乃何仙姑羽化而成,故名仙姑井。
相传唐高宗时期,名僧大同禅师来龙眠山投子寺主持佛事。一日,幽谷中跑出一只梅花鹿,径直奔禅师而来,后与他形影不离。数年后,该梅花鹿产下一个肉球,坠地裂开,里面竟然是一个可爱的女婴,禅师甚是怜爱,便将其抚养。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数年过去,女婴已然出落成一位俊俏的姑娘,但她不甘山门寂寞,常常偷看野外牧童嬉戏,最终被禅师驱赶下山。临行时禅师嘱咐说:“遇柴则止,遇何则归”。女婴下山后被柴巷口一个姓何的人家收养。何家门前是山民挑柴进城的必经之路,山高路远,饮水成了很大困难。姑娘看在眼里,心想:佛本济世为怀,众生受难,却不能解救,岂不妄僭佛德?于是,她便终日诵经,不沾茶饭,终于就地涅槃。这时,在她圆寂的地面上突然涌出一股清泉。过往行人饮泉水后,顿觉腿力倍增,肩上的担子似乎也轻了份量。为报答仙姑献身化泉的功德,人们特地捐资修建了仙姑庵,塑造了仙姑像。到今天,仙姑井清泉依然不竭,水位常年不变,不涸不盈;水质清甘,不浑不浊。现存的仙姑庵为20世纪80年代重建,风貌依旧。
桐城仙姑井的由来
汇聚文都精萃,展现桐城风采,转载请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