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资讯网

展文都风采
我们一直在努力

桐城年俗谭

农历新年即现在的春节,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最为人们所重视的盛大节日,俗称“过年”,其中包含着许许多多奇妙风趣的习俗和逸闻,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反映出民族的历史风貌和社会生活,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乡土气息,人们的思维模式、伦理道理、行为规范、审美情趣在年俗中均得到突出集中的展示,洋溢着欢乐祥和的气氛,凝聚着人们对生活的美好追求和向往。“出门三五里,各地有乡风”,年俗更不例外。桐城历史上,人们长期以农桑稼穑为业,更以承传不绝的重读尚文之风而名闻遐迩,因此,桐城年俗中洋溢着浓厚的耕读情结,贯穿着一条勤劳朴实、怀乡恋土、修身齐家、恭谦礼让、树立正气、弘扬美德为主体的传统脉络,构成了一幅幅浓缩的祥和生活画卷,不仅存留于缥缃卷轴之间,更传承植根于邑人现实生活之中。

桐城人过年,从“快过年了”开始,到“过完年了”结束,也就是自农历的腊月上旬到第二年正月中旬,前后长达一个多月,其间年味浓醇,高潮迭起,气氛热烈,色彩纷呈,无其它节日可比侔。桐城年俗中传统的重要内容包括喝腊八粥、祭祖、过小年、过大年、拜年、人生日、闹元宵等等。

腊八粥

民谚曰:“过了腊八就是年”。传统的过年就是从农历腊月初八开始,也就是说“快过年了”,自此拉开了过年各项活动的序幕。这天人们用糯米、薏仁、红豆、绿豆、栗子、莲子、红枣、桂圆等熬粥食用,以辟瘟疫、保平安,此粥称之为“腊八粥”,因各家制作原料或方法不尽相同,腊八粥还当作礼物在亲友邻居间相互馈送,相互品尝,互致问候,互祝平安。喝腊八粥的历史可追溯到上古时期的食赤豆粥可驱鬼妖的传说;佛教传入后,因腊月初八为佛祖成道日,僧人不忘佛祖成道前所受苦难,这天喝粥以作纪念并可得到佛祖的保佑,因此腊八粥也称为“佛粥”;喝腊八粥还有源于朱元璋的说法,朱元璋做了皇帝后,有一天想起当年受苦时吃老鼠洞里掏出五谷杂粮来熬粥充饥的往事,命御膳房用五谷杂粮熬粥吃,这一天正巧是腊月初八,文武百官看到皇帝这天吃五谷杂粮熬的粥,都效仿学着这样吃,再传播到民间,逐形成喝腊八粥的习俗,而沿继至今。

桐城城乡现仍保留着腊八粥的习俗,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腊八粥原有的色彩已经淡化,腊八粥的花样也不断创新而成为人们所喜爱的节令美食了。喝了腊八粥后,年味渐浓,大人们开始忙着置办年货、清扫房舍……,小孩子则掐着手指盘算还有几天就过年了啊!

过小年

农历腊月廿四,桐城俗称“过小年”,此时掀起了过年的一个高潮,年味开始浓烈起来,“长工短工,二十四满工”、“有钱无钱,回家过年”,在外谋生的人们也都纷纷回家团聚。过去还有腊月廿三“祭灶”的习俗,也较重视和繁缛,今已少见。过小年的最重要活动是祭祖,接祖宗回家一同过年,谓之为“接祖”。建国前的接祖,就是从腊月廿四这天起,在祖宗牌位前,早上香,晚换水,每餐供斋饭,直至正月十五才送祖上天而停止供祭祀;建国后,接祖均以祭祖方式替代,即在腊月廿四日这天祭祀祖宗,祖坟在附近或稍近的,家人上坟进行祭祀,先给坟茔清除杂物并培土维护,习惯上只有清明祭祀和今天才能在坟头上动土,修整坟茔后,再供奉三牲和茶酒,烧焚纸钱和燃放鞭炮再跪拜磕头;祖坟远的,在房舍近旁祭祀,礼仪同于上坟,以寄托对祖宗的衷思和表达自己的孝意。这天还经彻底清扫房舍,即“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全家老少一齐动手,将屋里屋外打扫干净,有着除旧迎新的寓意,把一切“晦气”、“龌龊”扫地出门,迎接新的一年到来。晚上,全家聚集在一起吃团圆饭,丰盛程度仅次于除夕的年夜饭。

自小年开始至大年除夕,家家户户都忙碌有序地大操年事,“二十五,打豆腐;二十六,剁年肉;二十七、八,炸圆子焊大粑,杀鸡又杀鸭;二十九,样样有,三十晚上好喝酒。”就是进入最繁忙节日状态的生动写照。

过大年

桐城人把农历腊月最后一天(除日或除夕),谓之为“过大年”,这是整个年节中的高潮,隆重热烈,欢乐祥和,清乾隆邑人姚兴泉记述道:“桐城好,除日闹轰轰。呼童且把门神贴,还岁先将年饭蒸,彻夜爆杖声!”这一天活动内容丰富,名目繁多,最主要的是贴春联、祭祖、年夜饭、守岁等。

春联是过大年时的一道亮丽风景,充分表达了人们对新年的祝愿和企盼,以耕读为本的桐城人对此十分重视和讲究,他们不仅要选择意义深刻、意境美好的抒情状物言志联语,而且还注重对仗工整、音韵铿锵、语言精炼等。有条件的人家都是自撰自写或请文人墨客作联书写,一些名联甚至被人传抄而成为佳话。桐城派始祖方苞后裔的大门联:“世泽绵桐里;天香接桂林”;清代名相张英后裔以张英座右铭:“读书不贱,守田不饥;积德不倾,择交不败”作为春联;明代名臣左光斗后裔的大门对联:“诗书世泽;忠孝家声”;桐城派后期代表作家姚永概的自撰春联:“门临青竹邀君子;窗有红梅见故人”等,至今仍被人们所赞赏或引用。春联除有丧事的人家用白、绿、黄等色纸书写以寄托怀念哀思外,均用红纸书写,新年来临之际,千门万户上鲜红的春联,隽永的联语,顿觉吉祥欢乐,春意满城。除贴春联外,还普遍在家张贴年画,在门楣上贴门神现已为贴“福”、“喜”、“春”字所替代。

除日的午后进行祭祖,此俗桐城地区沿袭,但已简化,示以孝心,心诚则灵矣。

年夜饭亦称团圆饭,这可谓是一年四季中最为重要的丰盛家庭宴席了,鸡鱼圆肉样样有,全家团圆乐融融。同时点燃或开启所有房间的灯火,并一直亮到天明,迎接新年的到来。桐城人家的年夜饭还有两个特殊的地方,一是家有外出未归的人,年夜饭的桌上也摆有此人的碗筷酒杯,以示全家团圆;二是桌上有一盘整鱼不能吃,寓意“年年有余”,过去在黄甲、大关等山区或贫困人家,年夜饭没有鱼而事先准备一条木雕鱼,企望家庭能富余起来。

守岁之俗在桐城很为普遍,此夜非同寻常,而是“一夜连双岁,三更分两年”的缘故,人们翘首以待“寒随此夜去,春逐新岁来”,这天晚上,全家聚在一起围着炽热的炭火通宵达旦,是一种亲情的交流,更是一种天伦的乐事。即使有早睡的,不说睡觉而称“挖窖”,以示“招财得宝”。守岁过程中还有一项重要活动就是辞岁,在子夜时分,即正值“岁之元、月之元、日之元”的“三元”时刻,晚辈向长辈祝福,长辈给晚辈压岁钱,过去的压岁钱是四个铜板,富裕人家是四块银元,象征“事事如意”,现在都给红纸包了。辞岁后放“开门鞭”,寓意为“开门大发”、“开年大发”,此时鞭炮齐鸣,人声鼎沸,年节的热烈气氛推向了最高潮。

拜 年

“桐城好,元旦贺新年”。过去,正月初一称作元旦,也称元日,这天凌晨,人们就开始走动,相互串门祝福,唱响了拜年的序曲,不过范围很小,仅限于村庄之内和左邻右舍。初一早上,人们衣着一新,早餐吃挂面、茶叶蛋、年糕、丰糕等,象征长寿、得元宝、大丰收、年年高。这天是新年的第一天,其它方面也很讲究,如不倒垃圾、不倒残水,以免倒掉财气;既使是小孩哭闹也不打骂,称之“哭发”;打碎器具,也说“岁岁平安”等。拜年活动一般自初二开始,即“初一不出门,初二拜新灵,初三拜母舅,初四拜丈人。”也就是说首先向上年有丧事的亲属拜年,再向其它主要亲属拜年,长幼有序,尊老敬长。各家对前来拜年的人都是以礼相待,但拜年一般只限于上午,主人留客人吃饭喝酒,晚上各家团圆,尽情享受天伦之乐。亲戚之间拜年一般都带有礼物,数量种类虽有所不同,但糕和糖是不可缺少的,旨在“步步高”和“甜蜜蜜”,主人在客人走时也将糕返还给客人,以示“高来高去,彼此都好”,更增加了吉祥和谐亲密友善的氛围。整个拜年活动要延续到正月十五。在桐城人们心目中,初一至初十都是好日子,相传分别为鸡、犬、猪、羊、牛、马、人、谷、菜、麦的生日;尤其是初七称作“人日”,这天更为人们看重,全家晚上在一起要吃“糊辣汤”,可以祛病消灾、健康平安。据此,桐城人拜年,特别是主要亲属间拜年,宜早不宜迟,否则见面时必须解释和道歉,乡间多有“拜年拜到初七、八,既无鸡来又无鸭”、“拜年拜到十二、三,只有一碗豆腐汤”的说法,不过是讲归讲做归做,“客来不怪,一样招待”,气消意和,亲情依旧。

闹元宵

正月十五,是新的一年的第一个月圆之日,古称上元节或元夕,有吃元宵、闹花灯同时赏月的习俗,所以又称“元宵节”或“灯节”,桐城人们很为看重,词曰:“桐城好,元夕吃元宵。堂上祖宗忙献献,灯前儿女闹吵吵,几个碗中飘。”这天各家餐桌上除了有鸡、鱼、肉外,还必备元宵(又称汤圆),以示合家团圆,事事圆满。同时,还要放鞭“送祖”。年节期间的民间游艺活动在这天也集中登台亮相,龙灯、狮子灯、花船、高跷等全都出动,从早到晚,锣鼓喧天,鞭炮不断,观众如潮,赞声不绝,入夜灯火辉煌,绚丽多彩,“四面八方闹花灯,乐呀乐死人!”形成了名符其实的“闹元宵”壮观,把年节的欢乐气氛推向新的高潮,自此,过年的大幕也徐徐落下,正如民谚那样“吃了十五的汤圆,就算完了年”、“吃了正月十五饭,就要忙着下田畈”。

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反映特定时空范畴的年俗也在不断地更新或变化,自上世纪末开始,桐城年俗中已融入了诸多现代科技成分和新的娱乐方式,如看“春晚”电视节目、上馆子吃年夜饭、电话手机和电子贺卡拜年,旅游度假、网上团拜等,年节活动多元化的趋势正在形成,年俗在人观念改变的同时发生了维妙嬗变,然而年俗中欢乐、祥和、喜庆、团聚、愉悦等基因是不会改变的,仍将以特殊的传承方式沿袭下去,历久弥新,成为人们美好生活中的金灿亮点。

汇聚文都精萃,展现桐城风采,转载请申明!
分享到: 更多

知桐城,识文都!我们一直在努力!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