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资讯网

今古桐城知多少
纵横文都点春秋

桐城也有座御书楼

业余喜读乡邦历史文献,乃知吾邑不仅有所谓御碑、御旨遗存,还有一座御书楼,堪称桐城历史上的“唯一”。

它位于长江北岸、龙眠山下、龙眠河畔,在桐城派故乡桐城市老城历史文化街区北大街内。这里古称凤仪坊,诸多世家巨族比邻而居。御书楼与其中两个很有名的家族有关。

桐城桂林方氏因祖居凤仪坊,始称凤仪方氏,后因家族科举兴盛,折桂如林,又有先辈曾开府桂林,故被誉为“龙眠巨族推桂林”而得嘉名“桂林方氏”。

据《桐城桂林方氏家谱》“家政”篇记载:“有道旧居在儒学前少东,国初伯常居之,历六世,嘉靖间鬻钱如畿为御书楼。”

这段记载讲的是:元代,方氏四世祖方有道先生的旧居在学宫前稍东,大约明朝初年,这个旧居由其长子方端(字伯常)继承,历六世后,也就是传到第十世时,正好是嘉靖年间,此旧居又转卖给了钱如畿家族,钱氏将此旧居改为御书楼。

从方氏家谱中“鬻钱如畿为御书楼”这句话来看,其中有个“为”字,或有两种解释:要么是拆除旧居,重新建造了御书楼;要么是将原旧居稍加改饰为御书楼。究竟是哪种情况,已经不重要了。让我疑惑的是,钱氏何以要在这里修一座御书楼?

一般而言,御书楼得名,往往与皇帝御书赐题、御赐经书等有关。如湖南岳麓书院的御书楼,江西白鹿洞书院的御书楼,都是因为皇帝的御赐经书而得名。山西阳城县陈廷敬故居的御书楼,则是因为藏有康熙皇帝亲笔御题匾额和楹联而得名。河南开封禹王庙里的御书楼,是为保存清康熙皇帝为禹王庙题写的匾额“功存河洛”而建。安徽歙县绵潭也有一座清代乾隆年间建成的御书楼,则是为收藏皇帝赐予的图书及御诗而建。

那么,桐城这座唯一的御书楼得名何来?主人钱如畿究竟是谁?这引起了我的兴趣。

首先得了解钱如畿。据史料,钱如畿(1485—1553),字公锡,乃桐城宕山钱氏第九世,明弘治间贡生,曾官浙江布政使司都事。

《龙眠风雅》称,“钱如畿,号柳溪,大司寇桐溪公之弟也。以明经授浙江布政司都事,不仕,归与桐溪公讲学龙眠,门多种柳,徐髯仙为绘《柳溪图》,学者称柳溪先生。年八十终。所著《柳溪集》,今仅存什一云。”他不屑官场生涯,辞职回乡,居于城北桐溪之畔,与兄桐溪公(钱如京)讲学龙眠。因门前多种柳树,遂号柳溪,学者称柳溪先生。

《龙眠风雅》卷二

综观大明朝,绵近三百年,充满着矛盾和吊诡,皇帝往往很任性,官员也都很有个性。即使在承平时代,官员往往因看不惯官场黑暗和腐败,就毅然挂冠而去。

如被称为桐城“儒宗”的何唐,年甫四十即辞官归里,讲学于北乡麒麟山下。如理学家赵锐,年轻时与兄同时中举,却甘愿“养亲不仕”,后来亲殁出仕,官至钧州知府时,却又毅然辞归,与门下弟子辩学甚勤。又如理学家戴完,官居贵州佥事高位,正是前途看好时,却因反对权奸严嵩,年甫四十时就激流勇退,回桐城创“东林会”,讲学近四十年。再如“嘉靖四杰”之一的文学家赵釴,巡抚贵州,“政化流闻”,因受中贵谗言调迁南京,遂告归故里,讲学于城西“宜秘洞”。这样的例子可谓不胜枚举。

钱如畿如此,其兄钱如京亦然。《桐城耆旧传》载,钱如京官至刑部尚书,曾“以病六上章乞休”,归居桐城北郭桐溪之畔,因号“桐溪”。《龙眠风雅》称,钱如京“久任两京户刑兵三部宫保尚书,朝廷实嘉赖之。”但他痛恨权珰用事,于是辞官“归隐桐溪,与弟如畿、如景,子元尚、元鼎辈,以山水觞咏相娱乐。”

归隐后的柳溪公钱如畿,讲学训孙之余,尽享山水之乐。《龙眠风雅》里仅收录他三十首诗,就有多首写辞归林下之逸兴,如“小亭清澈人闲坐,尽读渊明归去辞”“东风溪上闲来往,野服青鞋乌角巾”“有诗有酒堪娱老,无禄无官可代耕”“夕阳羸马归来晚,曲曲清溪带古城”等。

当然,他不仅仅是游山玩水,其实还有诸多义举。当他由城往乡经过一段村庄河流时,见河水泛滥,行人来往不便,遂捐资修建了一座石拱桥。人们感其德,名此桥为“钱家桥”。

柳溪公是真的太喜欢柳树了,仅存的三十首诗中,涉及柳树的诗就有七首之多,寻常的杨柳在其笔下显得何其雅致而又多姿。如“溪上杨枝尽可攀”“杨柳溪头夜月疏”“游丝不定柳花飞”“柳压闲堤花压枝”“千丝细柳垂新绿”“碧水垂杨两岸间”“岸边杨柳路伴花”等,怎么看写的都是今天龙眠河(桐溪)两岸的风景,令人沉醉。

今日龙眠河柳(韩波绘)

钱氏兄弟归隐城北桐溪之畔讲学时,恰值嘉靖年间,其所购方氏旧居并兴建御书楼,应该正在此时。关于钱如畿和御书楼,可惜的是,除了《桐城桂林方氏家谱》,我还没查找到其他记载,若有朋友查到,请以授我,先此致谢。我想钱氏之所以兴建御书楼,可能与他是吴越钱氏后裔有关。

说到吴越钱氏,不能不提及五代十国时期武肃王钱镠和他创立的吴越国。其统治区域大致在今浙江及苏南一带,当时富甲东南,人民安居乐业。都城杭州十分繁华,被称为“东南第一州”。宋代著名词人柳永的《望海潮》就极写杭州的繁荣:“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直至最后归顺宋太祖赵匡胤,吴越国经营了近百年。南宋后期,宋元两朝征战不息,烽火连天,吴越钱氏第十四裔孙中,有位钱元悦(小字万四,后人尊称万四公)为避兵锋,浮江而上,到了南陵县的鸦山,入赘于孙氏,育有五子。十余年后,兵火仍炽,万四公夫妇携第二子安二公,再次渡江向北,迁居于当时的桐城南乡峦漕里,是为桐城吴越钱氏始迁祖。钱如畿正是万四公第五世孙礼七公的后裔。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千余年来,吴越钱氏后裔虽然散居天南地北,但历久不衰,依旧人才辈出。他们念念不忘祖先的丰功伟业,念念不忘“两浙第一世家”的荣光,始终牢记“言行当无愧于贤圣”的祖训,并在各地兴建御书楼。如无锡钱氏家族就建有武肃王祠及御书楼,这应该是钱氏后裔不竭的精神动力所在。

如此说来,作为吴越钱氏后裔,钱如畿以祖先为自豪,在归居之地而且是家族聚居之地兴建御书楼,也就不奇怪了。除了感念先世荣光外,当然也有传承祖训之目的。

何况,钱柳溪还曾官至浙江布政使司都事,亲历过吴山越水,亲历过钱塘自古繁华地,在那里多年沐浴过祖先故里的风雨阳光呢。他晚年回到桐城兴建的御书楼,也一定借鉴过西湖之畔御书楼的式样,甚至里面的陈设也有仿照,一定珍藏有他自祖先故里收集到的钱氏祖训、宝书等。

所以,晚年的他格外喜欢龙眠河畔、桐溪桥边的千丝细柳,那仿佛就是钱塘江畔的烟柳画桥啊,而钱氏御书楼点缀其间,堪称长长艺术画卷中亮丽的一景。

可惜的是,“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随着明清两代交替,随着清末咸同兵火,随着日寇侵略,此地钱氏御书楼现已不存,居住于此的钱氏后裔,大约已经不记得御书楼消失于哪一次兵燹了。但是,有关御书楼,有关钱如京和钱如畿先贤的那段历史,却不该被我们遗忘。

汇聚文都精萃,展现桐城风采,转载请申明!
分享到: 更多

热门推荐

知桐城,识文都!我们一直在努力!

联系我们